江气赑屃如蛟龙,晓风吹落金芙蓉。
神女凌波洗云去,莫为行雨阳台东。
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
老蛟化为百岁翁,彭郎矶头夜吹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目的提示进行具体分析。“舟中为人题青山白云图”,“舟中”指代船舱,“题”是书写,“青山白云图”即《青山白云图》,指图画的内容。“江气赑屃如蛟龙,晓风吹落金芙蓉。”“江气赑屃如蛟龙”形容江上的雾气像龙在游动,“晓风”指早晨的风,“芙蓉”是荷花,这里用“芙蓉”比喻云彩。“神女凌波洗云去,莫为行雨阳台东。”这里的“神女”指的是仙女,“凌波”是踩着水波前行的意思,“洗云”即洗涤云雾,“莫为行雨阳台东”指不要学那西施在长桥上浣纱,以免惹来巫山之雨。“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这里的“朝来”是早晨,“白石”即白色的石头,这里指山间的白石,“小姑”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蛾眉”指女子修长的眉毛,“翠欲滴”形容颜色鲜艳得仿佛要滴下似的。“老蛟化为百岁翁,彭郎矶头夜吹笛。”“老蛟”指已经变老了的龙,“百岁翁”即百岁老人,指渔夫。“彭郎矶头夜吹笛”中的“彭郎”是指传说中的彭祖,“矶头”指岩石的尖端或岸边。
【答案】
示例:
①舟中:船上。②题:题写。③画:画图。④画的内容:画的是《青山白云图》。⑤江气:江面上的水汽。⑥赑屃(bi shi):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形怪物。⑦蛟龙:传说中有翼的龙,这里指江面上的水汽。⑧晓风:早晨的风。⑨落:落下,飘落。⑩金芙蓉:盛开的荷花。⑪凌波:行走于水面上。⑫洗云:洗涤云雾。⑬莫为:不要说。⑭行雨:下雨。⑮阳台:西施的住处,这里指美女居住的地方。⑯朝来:早晨的时候。⑰散白石:散落的白石。⑱小姑:年轻美貌的女子,这里指渔女的丈夫。⑲蛾眉:眉毛弯曲有致的样子。⑳翠:青绿色。㉑夜吹笛:夜里吹笛。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咏江景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江上晨起的景色,抒发了对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渴望长生不老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