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荡荡吞孤月,众星荧荧明复灭。
城中鸡鸣如苍蝇,城头画角哀鸣裂。
八月九月风惊沙,穷边夜夜吹梅花。
四方无事卧笳鼓,行子何用思还家。

秋晓角

青天荡荡吞孤月,众星荧荧明复灭。

城中鸡鸣如苍蝇,城头画角哀鸣裂。

八月九月风惊沙,穷边夜夜吹梅花。

四方无事卧笳鼓,行子何用思还家。

注释:

  1. 青天:广阔的天空。
  2. 荡荡:广阔无边的样子。
  3. 吞孤月:月亮被天空吞噬的景象。
  4. 荧荧:明亮闪烁的样子。
  5. 城鸣:城市里的鸡鸣声。
  6. 画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号角,形状像画的。
  7. 哀鸣裂:哀鸣声破裂。
  8. 八月九月:农历的八月和九月,指秋天。
  9. 风惊沙:风将沙漠中的沙子吹动,产生声响。
  10. 穷边:边疆地区。
  11. 卧笳鼓:在帐篷里休息时听笳鼓的声音。
  12. 行子:行走的人。
  13. 何用思还家:为什么还要想着回家的事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边境景象,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边疆的孤独与荒凉。首句“青天荡荡吞孤月”,以广阔的视野和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苍茫的天空和一轮孤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众星荧荧明复灭”则以星星的闪烁和消失,暗示着战争的频繁和生命的无常。
    第二句“城中鸡鸣如苍蝇”,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城市的喧嚣和混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的无奈和疲惫。第三句“城头画角哀鸣裂”进一步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气氛,以及士兵们的痛苦和无奈。
    接下来的四句,“八月九月风惊沙,穷边夜夜吹梅花”,则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展示了边疆的孤独和凄凉。同时,“四方无事卧笳鼓”则以平静的生活场景,反衬出战争的破坏和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一句“行子何用思还家”,则是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生活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