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刺天一万丈,涌出海底开青莲,下有三千六百地轴相钩联。
压遍东南地欲坼,白龙卷海飞上天,雷公击鼓冯夷鞭。
龙漦入江化为石,巨灵扶起太古色。应真晏坐天人来,十八招提若幻出,长风吹开天骨碧。
金台刺天一万丈,涌出海底开青莲。
下有三千六百地轴相钩联。
压遍东南地欲坼,白龙捲海飞上天。
雷公击鼓冯夷鞭,龙漦入江化为石。
巨灵扶起太古色,应真晏坐天人来。
十八招提若幻出,长风吹开天骨碧。
译文:
金台高耸直刺云霄,宛如天际的一柱擎天之柱。它从深海之中拔地而起,绽放着如青莲般纯洁无瑕的光彩。下方连接着三千六百条地下的脉络,相互交错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
这股巨大的力量仿佛要将整个东南大地压垮,白龙般的水流席卷而出,仿佛要冲破天际。天空中回荡着雷公震怒的鼓声和冯夷挥舞的鞭影,天地之间似乎都为之震颤。
那些由瀑布冲刷下来的矿物质,融入了奔流不息的江水中,最终变成了坚硬的石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巨灵神则挺立于此,守护着这份古老的美丽,使得一切都显得如此神秘而宁静。
应真(指观音)端坐在高高的山巅之上,如同一位超凡脱俗的仙人。周围的景色随着十八罗汉的显现而变得虚幻而神秘,仿佛是一片净土。清风徐来,吹散了天地间的尘埃,使天空呈现出一片清澈的碧蓝色,令人心旷神怡。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金台、瀑布等自然元素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同时,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哲理色彩。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还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都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安详,引导读者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灵感。
《宿雁山下作瀑布诗寄徐仲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优秀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