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珊瑚树。问鲛人、几时擎出,碎为繁露。茜女拾来纫成佩,妆点江南岁暮。便掩映、含章窗户。更着绛绡笼玉骨,怕黄昏、不向孤山路。银烛暗,未归去。
梦中曾被梨云误。最难忘、长沙形胜,水声东注。若见何郎须相报,不改扬州韵度。道秾艳、尚堪重赋。一点酸心浑不死,笑桃根、桃叶非吾故。空谷底,谩延伫。

《贺新郎·咏红梅》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写红梅傲雪,下阕借红梅自喻,抒发报国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抑郁。

“海底珊瑚树”句:海底生长的珊瑚树上,问那些珊瑚树什么时候才能被海潮卷起,变成露水珠子。

“茜女”句:传说有位采茜的女子拾来珊瑚,用它做成头饰,妆点着江南岁暮时节的风景。

“便掩映”句:珊瑚树掩映着含章堂的窗户。

“更着绛绡”句:又罩以红色的纱网,把珊瑚树装得更加娇艳动人。

“怕黄昏”句:恐怕到了傍晚时分,珊瑚树不会独自在孤独的小路上徘徊。

“银烛”句:指夜已深了,珊瑚树还在室内,但却没有离去的意思。

“梦中”二句:梦见曾被梨云(指宋玉、宋景公)所误。最难忘的是长沙的风光和景色,而水声东注的景色则更是令人陶醉。

“若见”二句:如果你见到了何郎,一定要向他报告,他的韵度依然如故,没有变。何郎,指晋时的何逊,他曾任永嘉太守(今浙江温州)。扬州,即今江苏扬州。

“道秾艳”句:说他的艳丽之态还足以再赋诗。

“一点”句:那一点酸楚的心肠已经死去,笑桃叶、桃根都是不能与自己相比的人。

“空谷底”四句:说只有到山谷里去,才肯虚心地延伫等待。

赏析:

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至信州上饶之时。词中以红梅为题材,托物言志,借咏红梅自喻。全词通过描写红梅在风雪中的坚韧不拔,赞美其不畏严寒、凌寒独放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寄寓了词人坚贞不屈的政治立场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