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颐神,宁心默运,内观一点真阳。洞虚豁朗,焕焕透明堂。照见虚空法界,先天地、独立无双。三光秀,圆明实相,浩劫应时长。
回头谁问己,眼前顼著,不用思量。自然契道,物我两俱忘。唯有清风皓月,通神化、无极之光。升玄路,混元一气,拍塞遍诸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重点对诗歌的情感进行赏析。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分析诗歌的情感即可。

“静室颐神,宁心默运”是说在安静的屋子中,安神静气,默默运行,这两句是描写诗人修炼的过程。“内观一点真阳”,是说通过内观,可以发现内在的真阳,即发现了自身的真性。“洞虚豁朗,焕焕透明堂。”是说在真阳的作用下,洞虚豁朗,光明通透。“照见虚空法界”是说照见虚空中的法界的本体。“先天地,独立无双。”是说法界本体先天地而存在,独立于万物之外,无物可比。“三光秀,圆明实相”,“光”指法界本体。“浩劫应时长。”“浩劫”指宇宙间存在的劫数,“应时长”是指法界本体永恒长存。

“回头谁问己,眼前顼著”,是说回头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头顶,这里暗指佛祖,意思是回头看看自己,看看头顶的佛,不用思量自己的命运如何。“自然契道,物我两俱忘”,是说自然而然地契合到法界本体上,物我两忘,也就是物我一体的意思。“唯有清风皓月,通神化、无极之光。”“清风”比喻佛祖教化众生的智慧,“皓月”比喻佛祖的教化如明月一般普照大地,“通神”指能通晓神妙之机理,“无极之光”指能通晓至高的真理,即能通达最高的境界。“升玄路,混元一气,拍塞遍诸方”。是说走上通往玄门的道路,到达了混元一气的境界,遍布天下。“混元”是佛教用语,指宇宙生成之前的原始混沌状态,“一气”指宇宙间的元气,“遍诸方”指到处都能通行无阻。

【答案】

译文:

我在静室中修道,安祥地静心默想,从内心观察出自己的真阳。在真阳的照耀下,洞悉了虚无的空明境界,

真阳的光明照亮了法界的本体。它先天地而存在,独立于万物之外,与天同体。在三光(日月水火)的光辉照耀下,

法界本体永远地存在。回头看看自己,抬头看看头顶的佛,不要为命运担忧。自然而然地契合到法界本体上,

物我两忘,只有清风和明月,通晓神明的变化和无穷的真理。登上通向玄门的道路,达到了混元一气的至高境界,

遍布天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