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深惊密。试问滕神,有多少寒力。如圆似莹,总疑是、满眼隋珠和璧。五更书幌,早已觉、寒光穿隙。料禽影、波上渐稀,径里悄无行迹。
有人独倚危楼,望千里江山,高下同色。坡仙饮处,甚尚然、不减醉翁宾客。等闲评论,算柳絮、梨花非白。画堂深、弦管方调,一任低垂帘额。

这首诗的作者用词简炼而意蕴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来表达情感。

诗句解释:

  1. 瑶华慢赋雪:一种描写雪景的古体诗词,”瑶华”可能是指某种美玉或珍贵之物,与”慢”结合表示缓慢、从容的吟咏。
  2. 试问滕神:这里可能是借用《滕王阁序》中的“滕神”一词,形容滕王阁的神异与壮丽。
  3. 寒力:指寒冷的力量,可能暗示了自然界的严酷或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
  4. 如圆似莹:形容雪的形状圆润而明亮,如同珍珠和宝玉一般珍贵。
  5. 五更书幌:在夜深人静时读书,书幌(窗帘或者窗棂)上的灯光透出暖色,映照在雪上,使雪显得更加明亮。
  6. 禽影:鸟的影子,这里可能比喻文人墨客的身影,他们在雪地中行走,留下的痕迹渐渐稀少。
  7. 危楼:高高的楼宇,这里可能象征着孤独或高处不胜寒的意境。
  8. 醉翁宾客:陶渊明的典故,形容酒后心情畅快如游于山水之间。这里可能指饮酒作乐的场景。
  9. 等闲评论:随意评论,不认真对待的意思。
  10. 柳絮、梨花:通常指春天的景象,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自然景物的美丽,但也被用作比喻,指事物表面的华丽而内在并不真实。
  11. 画堂深:装饰华丽的厅堂,强调环境的优雅和宁静。
  12. 弦管方调:音乐悠扬,和谐,这里可能指的是宴会上的乐声。
  13. 低垂帘额:帘幕低垂,遮蔽了光线,给人一种幽暗的感觉。

译文:

我在雪地上缓缓前行,尝试着感受这寒冷的气息。眼前的雪景如圆如莹,总让人误以为是满天的明珠和玉石。五更时分,书窗前的灯火透出暖色的光线,照射在雪上,使雪显得更加明亮。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之上,遥望着万里江山,高低同色。苏轼饮酒的地方,他依然如故,他的豪放不羁与李白的洒脱不减。随便议论纷纷,算得上是柳絮和梨花不是白色的。在这高雅的画堂之中,音乐和歌声正在和谐地演奏,帘幕低垂,遮掩住了外界的光与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雪景图。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中的“瑶华慢赋雪”既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也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整首诗充满了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