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丛黄菊遍亭皋,不见南山首重搔。
日暮忽来真观坐,郤从画里寄登高。
【注】:
宁真道观,今为宁国府志诚寺;亭皋,水边平地;首重搔,指白发;郤(qiè),通“谢”;寄登高,寄托于登高望远的情趣。
【赏析】:
《九日过宁真道观》,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菊喻人,借咏黄菊来写自己年老有衰、功业未就的悲凉心境。全诗四句,语简意丰,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联两句写景,点明时间、地点和节候。数丛黄菊遍亭皋,意思是说几丛黄色的菊花开遍了亭皋水岸。这句中,”亭皋”是地名,即今天安徽省境内的大别山一带。”遍”是遍布的意思,”亭皋”就是长满黄菊的地方。这一句写的是秋天的景象,也写出了诗人对秋天的感觉。
颔联两句抒情,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不见南山首重搔。意思是说,没有看见那南山的山头。这句中的”首重”是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重”是多的意思。这句说的是因为年岁已高而发白,所以没有看见南山。
颈联两句写诗人来到宁真道观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登高的热爱之情。日暮忽来真观坐,意思是说,到了傍晚忽然来到了真观坐上。这里的”真观”指的是宁真道观。这句的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忽然来到了宁真道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登高的热爱之情。
尾联两句写诗人离开宁真道观时的心情。郤从画里寄登高,意思是说从画里面寄托着对登山的情怀。这里的”郤”是通假字,通”却”,意思是说却。这两句写的是诗人离开宁真道观时的心情。意思是说,从画里面寄托着对登山的情怀。这句话表明诗人离开宁真道观时的心情。
整首诗以菊为题,借咏黄菊来写自己年老有衰、功业未就的悲凉心境。全诗四句,语简意丰,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