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水山中多古桂,老璘结茅来避世。囊中少试蒸花法,正藉烟霏作舆卫。
谁令作诗传世人,一时搅动声闻尘。百年公案结未了,复翁拈起还清新。
唱开石壁壁成字,百颗明珠照天地。不关旃檀林下风,薰破枯禅半边鼻。
吾闻佛家别有众香国,我亦三生学禅客。若为一洗六根空,从子归来分半席。
【注释】
天香室:即天香庵,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四明:即浙江东部地区。定水:山名,在今浙江慈溪县。心禅师:复见心禅师,定水山中古桂多,老僧人结茅而居,避世修行。囊中少试蒸花法:意谓无钱买药。正藉烟霏作舆卫:正靠着烟雾弥漫来保护他。谁令作诗传世人:是谁让人写诗传世呢?一时搅动声闻尘:一时搅动了人们的耳闻目染。百年公案结未了:百年间公案还未解决。复翁拈起还清新:我复翁又提了起来,仍然清新。唱开石壁壁成字:指壁上有字。百颗明珠照天地:比喻墙壁上的字珠光照彻大地。不关旃檀林下风:不关那旃檀树林下的风吹。薰破枯禅半边鼻:熏破了僧徒的鼻子。六根: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空:禅宗认为一切事物皆为幻象,是无自性的,故称“空”。分半席:与主人共同坐席。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次句写定水山中多古桂,以引出后文。第三联写诗人重游天香庵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思。第四联写复见心禅师,再次吟诵佛经,仍觉清新如初。末联写诗人重游天香庵,感慨人生如梦,希望从佛门求得解脱。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作者通过描写天香庵的景色和自己的观感,表达了自己对禅宗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