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去后,曲栏荒径老孤芳。公来花亦生光。一阵朝来细雨,开作十分黄。甚厌厌抱疾,却误重阳。
曾吟短章。也曾见醉衔觞。但得翛然相慰,欹枕何妨。燕山已远,且莫问园亭此际霜。人意足、处处花香。

注释:

  1. 婆罗门引:这是一首咏物词。
  2. 自公去后,曲栏荒径老孤芳:自从你离开后,那弯曲的栏杆和荒芜的小径都显得那么孤独。
  3. 公来花亦生光:你回来的时候,花也重新开放了光彩。
  4. 一阵朝来细雨,开作十分黄:早晨来了一阵小雨,花儿被淋得更加鲜艳明亮。
  5. 甚厌厌抱疾,却误重阳:我讨厌这种病态的生活,但却误了重阳节。
  6. 曾吟短章:我曾经写过一些短诗。
  7. 也曾见醉衔觞:我曾经看过人们醉酒时的情景。
  8. 但得翛然相慰,欹枕何妨:只要能有一个人安慰我,即使斜倚枕头睡觉又有何妨?
  9. 燕山已远,且莫问园亭此际霜:燕山已经很远了,不要再问我现在的园亭是否结了霜。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花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第一句“自公去后,曲栏荒径老孤芳”,表达了自从主人离去后,那些曾经美丽的花草变得孤独和凄凉。这里的“公”指的是主人,“曲栏荒径”则描绘了花园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之感。
    第二句“公来花亦生光”,则表现了主人回来后,那些花朵变得更加鲜艳明亮。这句诗不仅赞美了主人的归来,也表达了花儿对于主人的依赖和喜爱。
    第三、四句“一阵朝来细雨,开作十分黄”,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细雨过后,花儿绽放出更加鲜艳的黄色,显得生机勃勃。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力。
    第五句“甚厌厌抱疾,却误重阳”,表达了作者对于生病的厌烦和无奈。这里的“甚”表示非常,“抱疾”则是指生病。而“却误重阳”则表示因为生病而错过了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习俗。
    第六、七句“曾吟短章,也曾见醉衔觞”,则是作者回忆过去的一些事情。这里提到了“短章”和“醉衔觞”,前者可能是指诗歌或文学作品,后者则是一种饮酒的方式,两者都是过去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第八句“但得翛然相慰,欹枕何妨”,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有人陪伴的渴望。这里的“翛然”是指洒脱自在的样子,“欹枕”则是指斜倚枕头,形容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和安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燕山已远,且莫问园亭此际霜”,则是作者对现实的一种感慨。这里的“燕山”可能是指一个地名,“园亭此际霜”则描述了当前的自然环境和季节变化。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和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整首词通过对花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从对主人的怀念到对自然的赞美,再到对疾病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