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坐尤稳,官事倦逢迎。
南来只乘马,仆隶教编氓。
洗则养神骏,秣之爱长鸣。
四时腓且安,主人心始平。
翻思历兹郡,牧民为正名。
科徭思日寝,刑罚愿时清。
胡为政多门,青紫乱纵横。
讼言无巨细,案牍竟纷争。
鬻田给征税,伐木空原茔。
民心无正归,歌谣有新声。
服劳于王事,孰惮夜与明。
徵求苦烦急,日用何由生。
争如作官马,蒙背银鞍轻。
吾侪闻此风,郁郁伤中情。
不有治安策,自惭非国桢。
歌诗赠官长,敢效舂陵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内容涉及官场生活与民间疾苦。下面是逐句翻译及其注释:
官马行呈李总管
肩舆坐尤稳,官事倦逢迎。
南来只乘马,仆隶教编氓。
洗则养神骏,秣之爱长鸣。
四时腓且安,主人心始平。
翻思历兹郡,牧民为正名。
科徭思日寝,刑罚愿时清。
胡为政多门,青紫乱纵横。
讼言无巨细,案牍竟纷争。
鬻田给征税,伐木空原茔。
民心无正归,歌谣有新声。
服劳于王事,孰惮夜与明。
徵求苦烦急,日用何由生。
争如作官马,蒙背银鞍轻。
吾侪闻此风,郁郁伤中情。
不有治安策,自惭非国桢。
赏析:
第1-2句:
- 注释: 乘坐肩舆特别稳定,因为公务繁忙感到疲惫但仍需应酬。
- 赏析: 这里描绘了官员因政务繁重而感受到的辛劳和无奈。
第3-5句:
- 注释: 南方的官员只需要骑马出行,仆人教导百姓如何种田。
- 赏析: 这两句反映了地方官员在处理事务时的便利和简朴,也体现了他们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第6-8句:
- 注释: 清洗马匹以保持其健康,喂养它们以使其能长时间地嘶鸣。
- 赏析: 通过描写对马的细心照料,展现了官员对下属或民众的关怀。
第9-14句:
- 注释: 一年四季马匹都安然无恙,这让主人感到欣慰。
- 赏析: 这里的“安然无恙”表达了官员在面对各种政治压力和责任时的安心感。
第15-19句:
- 注释: 回想自己曾经管理过的地方,治理百姓是为了赢得声誉。
- 赏析: 这里展示了官员对于政绩的重视以及其治理为民的宗旨。
第20-23句:
- 注释: 税收和徭役应该减少。
- 赏析: 反映了官员对于减轻民众负担的期望。
第24-27句:
- 注释: 法律条文繁杂,案件堆积如山,让官员们疲于应付。
- 赏析: 这反映了官场中的官僚系统复杂,官员们面临的工作压力巨大。
第28-32句:
- 注释: 卖田产以满足赋税,砍伐树木以开辟墓地。
- 赏析: 描述了官员们为了应付税务和公共设施建设而不得不做出牺牲的行为。
第33-37句:
- 注释: 民心无法得到安抚,反而有新的歌谣出现。
- 赏析: 揭示了官员们在处理民情和民生问题时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导致民众不满情绪的增加。
第38-42句:
- 注释: 为百姓服务,谁又敢说不是在夜间和白天呢?
- 赏析: 反映了官员工作的艰辛以及他们在履行职责时的无私精神。
第43-46句:
- 注释: 征用迫切要求,日常开支从何而来?
- 赏析: 强调了官员们面临的财政压力和生活成本的高昂。
第47-50句:
- 注释: 与民争利,政治上的门路太多。
- 赏析: 揭示了官场内部的腐败和权力斗争。
第51-56句:
- 注释: 无论大小诉讼,都让人疲于应对。
- 赏析: 反映了司法系统的繁琐以及官员们面临的工作压力。
第57-61句:
- 注释: 卖掉田地来缴税,砍伐树木作为祭祀用的墓地。
- 赏析: 这些行为进一步凸显了官员们的贪腐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第62-67句:
- 注释: 人心不再有归属,只有新的歌曲在流传。
- 赏析: 表达了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第68-71句:
- 注释: 官员们在田间劳累,谁愿意夜晚去工作?
- 赏析: 反映了官员们的辛勤工作以及他们对职责的忠诚。
第72-75句:
- 注释: 因为征召太频繁,所以生活变得艰难。
- 赏析: 指出了官员生活的困难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压力。
第76-81句:
- 注释: 与其像马一样被驾驭,不如拥有自己的权杖。
- 赏析: 这里比喻官员们被权力所控制,而不是掌握权力。
第82-88句,
- 注释: 我们听到这样的风气,内心充满了忧伤。
- 赏析: 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现状的失望和对改革的渴望。
第89-90句:
- 注释: 如果没有安定的政治策略,我会感到惭愧,不是国家的栋梁。
- 赏析: 反映了官员对于国家稳定的关切以及对个人责任的深刻认识。
总结: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描绘了古代官员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它揭示了官场的复杂性、官员的辛劳以及社会对政治清明的渴望。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官员的同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批评,显示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改善民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