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五男子,耕也官最卑。
三兄历朝班,雍容老相期。
庭槐公所植,一干生五枝。
次四独秀发,耕乃适荣滋。
当身耀金紫,喜气充门楣。
造物补不足,云仍受繁禧。
乃悟穷则变,乃知盈则亏。
未来气已形,既着人方知。
向非阴有感,草木终奚为。
天理未尝息,天君毋自欺。
寄言声利徒,种德宜孳孳。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襄公的庭院中槐树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道德品质的强调。

诗的第一句“襄公五男子,耕也官最卑。”描述了李襄公有五个儿子,但他在官场上的职位最低。这里的“耕”指的是耕种,而“官最卑”则表示李襄公在官场上的地位并不高。

第二句“三兄历朝班,雍容老相期。”则描述了李襄公的三个哥哥在朝廷上的地位很高,而且他们看起来都很从容自信。这里的“雍容”指的是从容不迫的样子,而“老相期”则表示他们在朝廷上的地位很高,并且看起来很威严。

第三句“庭槐公所植,一干生五枝。”则是说这棵槐树是李襄公种下的,它现在长出了五棵树。这里的“生”指的是生长,而“五枝”则表示了槐树的生长情况。

接下来的几句“次四独秀发,耕乃适荣滋。当身耀金紫,喜气充门楣。”则是描述这棵槐树中的第四棵树长得特别优秀,而李襄公也因此得到了荣誉和财富。这里的“荣滋”指的是繁荣和茁壮成长,而“金紫”则代表了富贵和荣耀。

第五句“造物补不足,云仍受繁禧。”则是说宇宙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即使有些事物在某些方面有所不足,也总会有其他的事物来补充它们,并带来吉祥和好运。这里的“补不足”和“繁禧”都表示了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

第六句“乃悟穷则变,乃知盈则亏。”则是说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发生变化,这是自然的规律。这里的“穷则变”和“盈则亏”都是形容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七句“未来气已形,既着人方知。”则是说当事情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这里的“未来气已形”表示未来的事情已经显现出来,而“既着人方知”则表示人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到这些事情的存在。

第八句“向非阴有感,草木终奚为。”则是说如果不是因为某种内在的情感或动力,那么草木也不会生长。这里的“向非阴有感”表示如果不是因为某种内在的原因,那么事物就不会发生和发展。

最后一句“天理未尝息,天君毋自欺。”则是说天地间的自然法则是不会停止运行的,人们不应该欺骗自己,要真实地面对现实。这里的“天理未尝息”表示天地间自然法则的运行是永恒的,而“天君毋自欺”则是告诫人们不要欺骗自己。

这首诗通过对李襄公庭院中槐树的成长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道德品质的强调。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要欺骗自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