崦嵫税驾红尘息,玉镜飞空天地白。
婵娟先得何处多,齐云晕翥高百尺。
清光无私照寰海,举头千里明长在。
主人欲擅四时秋,夜夜掀帘为延待。
人生见月几圆缺,今昔人殊同此月。
人迷梦觉月晦明,终古相摩宁暂歇。
倚阑清啸酒莫迟,铜壶催晓轮易敧。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题目:题延月楼
注释:
- 崦嵫:古代传说中的一座仙山,位于终南山。
- 玉镜飞空:形容月亮明亮如玉,照彻天空。
- 齐云:即齐岳,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景象,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崦嵫税驾红尘息”,描述了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逐渐变得暗淡,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同时,这里的“红尘”也暗示了尘世的繁华和喧嚣。
第二句“玉镜飞空天地白”,则进一步描绘了月亮升起的情景。月亮如同一面明净的镜子,照亮了整个天空,使天地之间变得一片明亮。这句诗通过对比天空和地面的颜色,强调了月光的皎洁和明亮。
第三句“婵娟先得何处多,齐云晕翥高百尺”,继续描绘了月亮的美丽。这里用“婵娟”来形容月亮明亮、圆润,而“齐云”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祥瑞之云,寓意着高远和美好。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月亮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第四句“清光无私照寰海,举头千里明长在”,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的普照和明亮。这里的“清光”指的是月光,而“寰海”则是指整个世界。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月光普照世界的赞美,以及对光明的向往。
第五句“主人欲擅四时秋,夜夜掀帘为延待”,则是诗人自喻。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善于享受生活的人,他想要独占这美好的时光,每天夜晚都要推开窗帘欣赏月亮。这种描述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第六句“人生见月几圆缺,今昔人殊同此月”,则是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生活,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他认为无论现在还是过去,人们对月亮的情感都是一样的,都能感受到月亮的美丽和魅力。这种表达既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也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
第七句“人迷梦觉月晦明,终古相摩宁暂歇”,则是对月亮的描写。诗人以月亮为媒介,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他看到人们被梦境迷惑,无法真正理解月亮的光辉和美丽。然而,无论何时何地,月亮始终在那里,与人类共度时光。这种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感慨,也展示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第八句“倚阑清啸酒莫迟,铜壶催晓轮易敧”,是诗人在月夜中饮酒赏月的情景。他用清啸的声音表达内心的畅快,用酒杯来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他也注意到了时间的流逝,感受到了早晨的来临和太阳的出现。这种表达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展示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顺应。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月亮明亮、纯净、美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他的才情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