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衣冠忆省郎,又随车驾幸滦阳。
苑中苜蓿空骐骥,池上梧桐起凤凰。
中使有时传送酒,近臣何处避含香。
上林此日无来雁,吟罢题诗欲断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岑参(715-770),字君然,南阳郡武威县人。他的诗多表现了对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将士的真挚感情。
诗句释义及译文:
北望衣冠忆省郎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思念京城中旧相识的心情。”衣冠”通常指文人的服饰,这里指的是朝廷官员;”省郎”则是指朝中的小官或幕僚。整句意为作者在北方怀念京城中的旧友,他们曾是朝廷中的一员,现在却因战乱而天各一方。
又随车驾幸滦阳 - “车驾”指的是皇帝的车驾,即皇帝出行时所乘坐的车辆。”幸滦阳”表示皇帝前往滦阳(今河北省滦平县)的行程。这句话描述了作者跟随皇帝一同前往滦阳的情景,可能是为了陪同皇帝巡视边疆或处理政务。
苑中苜蓿空骐骥 - “苑中”指的是皇家园林,”苜蓿”是一种古代常见的蔬菜。”骐骥”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骏马,常被用作比喻贤能之人。这句诗用“苜蓿”和“骐骥”象征宫廷之中的人才,表明这些人才已经不在了,只剩下荒芜的园囿和无人驾驭的骏马,暗喻国家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英才。
池上梧桐起凤凰 - “池上”可能指的是皇宫内的池塘,”凤凰”在中华文化中象征着祥瑞和高贵。这句诗用凤凰从池塘中飞起的景象来隐喻那些曾在朝廷中有所作为的人物已不再出现,使得整个宫廷显得冷清且缺乏活力。
中使有时传送酒 - “中使”指的是宫中负责传达信息的使者,”传送酒”可能意味着这些使者被赋予传递某种任务或使命。这句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使者穿梭于各个角落,可能是为了传递信息、传递命令或者传递情感等。
近臣何处避含香 - “近臣”指的是亲近的大臣,”避含香”可能是形容他们在避开香气、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是为了避免引起注意。这句诗反映了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上林此日无来雁 - “上林”通常指的是皇家园林,”来雁”指的是候鸟归来。这句诗可能在描述某个特定的日子,没有看到候鸟返回的现象,暗喻国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导致自然生物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吟罢题诗欲断肠 - “吟罢”可能是指诗歌创作完成,”题诗”指的是写下诗句或文章,”欲断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极度悲伤和痛苦。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深切忧虑,以及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和悲痛。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首句通过回忆昔日与友人的聚会,表达了对京城故人的怀念之情。中间四句则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荒凉与变迁,表达了对国家衰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最后两句则通过描写个人的忧伤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感受,深化了整首诗的主题。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有深刻的个人情感,体现了唐代边塞诗人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