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使传香下玉墀,儒臣代祀出金闺。
幡幢北起开恒岳,舟楫东回入会稽。
望海也知晨驻马,渡江休信夜燃犀。
名山见说多仙气,应得从容散杖藜。
【译文】
中使将香传下玉阶,儒生代祭走出金闺。
旗幡北去打开恒岳,船只东来进入会稽。
望海也知晨驻马,渡江休信夜燃犀。
名山见说多仙气,应得从容散杖藜。
【注释】
- 中使:宫中的使者。
- 香:指供品之香料。
- 玉墀:台阶。
- 儒臣:文官。
- 金闺:古代妇女居住的地方。
- 幡幢:古代仪仗。
- 恒岳:五岳之一。
- 舟楫:船桨和船。
-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名山:有名的山。
- 仙气:神仙的气息。
- 杖藜:手杖。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祭祀南镇的诗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次祭祀有着深深的敬畏和期待。在古代,祭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人们相信通过祭祀可以求得神灵的庇佑和保佑。这首诗就是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一些情景。
诗的开头就描写了祭祀的盛况。中使将香传下玉阶,儒生代祭走出金闺,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重和神圣。
诗转向对北镇的描述。旗幡北起打开恒岳,船只东来进入会稽,这两句描绘了祭祀的方向和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祈求和敬仰。
诗转向对南镇的描述。望海也知晨驻马,渡江休信夜燃犀,这两句描绘了祭祀者对南镇的敬畏之情,表达了他们对于神灵的虔诚和信仰。
诗转向对名山的描述。名山见说多仙气,应得从容散杖藜,这两句描绘了祭祀后的景致,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古代祭祀的过程和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也富有诗意,如“旗幡”、“舟楫”、“恒岳”、“会稽”等,都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视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