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稳林亭无四邻,背山向水得天真。
风光正及二三月,童子同来六七人。
十日得闲须小醉,一年最好是深春。
鸟声似向花枝说,曾见无怀有此民。

【注释】

巧稳林亭:精巧的园林亭台。无四邻:四周没有邻居。背山向水,形容环境清幽。得天真:指景色自然、纯朴。三四月:春季的二三月。六七人:大约六七个年轻人。十日:十天。须:必须。小醉:微醉。深春:仲春时节,万物复苏,气候宜人的季节。鸟声:鸟鸣声。向花枝说:好像在向花枝诉说。曾见无怀有民:即“民亦劳止”,出自《诗经·大雅·民劳》。

【赏析】

此词为咏春日出游之作。首二句描绘了作者游兴之高和游地之佳;三、四句写出游之乐,五、六句写归后之想,七、八句点出出游的时间及原因,最后两句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词的前两句描写了林亭周围的环境和气氛。巧稳林亭没有四邻,背靠高山,面向流水,风景十分清幽,这使人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作者在此地游览,心情格外舒畅愉悦。

词的中间三句写春游之乐。正值二三月,春天的景色正浓艳动人,作者和五六个年轻人一同来到这林亭中游玩,真是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这里,作者尽情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享受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词的下半部分是作者的归思。在林亭中游玩一天之后,他感到有些疲倦。于是决定回家休息一下。但当他回到家后,又觉得有些遗憾。因为这里离家乡实在太远了,而且这里的景色也非常美丽,让人难以忘怀。因此,他不禁产生了一种想要再来这里游玩的念头。

最后两句则是对这次春游活动的总结和感慨。作者认为,这次春游活动不仅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还让他体会到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来自于他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也来自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因此,他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首词语言流畅而清新,意境优美而深远。它成功地捕捉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