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束山如斗,江湾路渐回。
可怜人化外,谩说寺飞来。
殿圮风鸣树,廊虚雨湿苔。
汉苏那可作?
忍听暮猿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内容的辨析。解答此题,要通过逐句分析来把握诗意,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思。

第一联:峡束山如斗,江湾路渐回。“峡束”是说山势陡峭,“江湾”是说江水曲折回转。“山如斗”和“路渐回”都是写自然景观。诗人在描写了山高路曲之后,又用“可怜人化外”一句,点明自己身在异乡的游子之思。

第二联:可怜人化外,谩说寺飞来。“可怜”是说自己身处异乡,有家不得归,而想到远隔千里之外的故乡。“人化外”,指远离家乡之人。诗人由眼前景色联想到远方的亲人,心中涌起无限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却无人能解。

第三联:殿圮风鸣树,廊虚雨湿苔。“殿圮”是指殿堂倒塌了,“廊虚”是说廊道空旷。“雨湿苔”是说廊道潮湿长满了苔藓,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荒凉冷落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惋惜之情。

第四联:汉苏那可作?忍听暮猿哀。“汉苏”是汉朝时的苏武。“汉苏”在这里代指苏武。“苏”字是关键词,“汉苏”就是汉朝的苏武,“汉”字代指汉朝。“汉苏”是古代忠贞不屈的忠臣,“汉苏那可作?”就是问苏武这样的忠臣还能做吗?“忍听暮猿哀”意思是说,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象,听到猿猴的悲鸣声,不禁感到心寒。这句诗是诗人感叹身世,悲愤难抑时发出的感慨。

【答案】

清远峡

峡束山如斗,江湾路渐回。

可怜人化外,谩说寺飞来。

殿圮风鸣树,廊虚雨湿苔。

汉苏那可作?

忍听暮猿哀。

译文:

三峡峡谷将山壁挤压得象斗一样,江湾的路渐渐往回延伸。我真是不幸啊,身在异乡的人啊!

可惜的是,人们常把汉朝忠臣苏武吹捧为忠臣。

殿堂坍塌,风吹过枯树发出响声,廊道空荡荡,细雨沾湿了墙壁上的青苔。

汉朝的忠臣苏武还能做吗?

忍受着黄昏时分猿猴悲鸣声的折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