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一片玉,秀气钟鸿蒙。幽晖不自炫,老雨苍苔封。
纷纷他山石,举世多拙工。卞和今岂无?至宝宁终穷?
《荆山一片玉》的赏析
“荆山一片玉,秀气钟鸿蒙。” 在这句诗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荆山之美。荆山是楚国的名山,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圣地之一。这里的玉石因其独特的质地和美感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石”。
“幽晖不自衒”进一步强调了荆山玉的独特性。这种玉石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其内在的气质更是独特,它没有张扬自己的光芒,而是默默地展现着自己的美。正如诗人所言,“老雨苍苔封”。岁月流逝,雨水滴落在它的表面,留下了一层又一层的痕迹,这些痕迹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即使是这样默默无闻的玉石,也并非没有价值。诗人通过“纷纷他山石,举世多拙工”表达了对荆山玉石价值的认可。他认为虽然其他石头也有价值,但真正能够成为至宝的并不多见。这反映了诗人对荆山玉石独特价值的肯定,以及对其无法被替代地位的认识。
最后两句,“卞和今岂无?至宝宁终穷?”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真正的宝物是否总是难以被发现?这里以卞和为喻,卞和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能分辨宝玉的专家,他的技能无人能及,但他却始终未能找到一块真正的宝玉。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于才华不被认可、努力最终无果的无奈和哀叹。
这首诗不仅是对荆山玉石的赞美,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命运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