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方北征,朔风撼平地。
差迟百计非,留滞岂天意?
十日九不前,半月始千里。
功名要多艰,正患得之易。
少折轻疾心,进德良在是。
诗
大通驿阻风
秋晚方北征,朔风撼平地。
差迟百计非,留滞岂天意?
十日九不前,半月始千里。
功名要多艰,正患得之易。
少折轻疾心,进德良在是。
译文:
在秋天的傍晚我正在向北出征,一阵北风席卷大地让人感到寒冷刺骨。尽管我已经尽力去推迟出发时间,但命运似乎并不站在我的这一边。已经过去了十天才走了十里路,半个月才能走完千里路程,可见功名之路多么艰难曲折,这正是人们容易获得却又难以持久的原因。所以,要尽量减少急躁的心态,多积累德行才是最重要的。
注释:
- 大通驿站: 古代传递信息或军事情报的重要站点。
- 秋晚方北征: 在秋天的傍晚准备北行出征。
- 朔风: 从北方吹来的冷风。
- 撼平地: 强劲的北风使地面震动。
- 差迟: 延迟。
- 百计: 各种方法。
- 留滞: 停留不动,滞留。
- 十日九不前: 十天中只有一天能前进一点。
- 半月始千里: 一个月的时间才走完千里。
- 功名: 指功名与成就。
- 多艰: 有很多困难。
- 患得: 担忧失去。
- 少折: 减少急躁和焦虑。
- 轻疾心: 急躁、急切。
- 进德: 增加品德修养。
- 良在: 非常重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大通驿站的遭遇来表达他对北行的期待和对困难的认识。首句“秋晚方北征”点明时间背景和行动目的,表达了他即将踏上征途的决心。接着,“朔风撼平地”形象地描绘了北风的强劲,以及它给大地带来的影响,象征着困难和挑战接踵而至。然而,“差迟百计非,留滞岂天意?”反映了作者对于延误行程的无奈和对于命运安排的不满。
诗人通过“十日九不前,半月始千里。”来说明自己行军的缓慢和艰苦,强调功名之路的不易。最后两句“功名要多艰,正患得之易。”则深刻指出人们之所以容易得到却难以维持的东西——名利,其实正是其本身具有很大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少折轻疾心,进德良在是。”是说应该保持平和心态,注重内在修为,而不是急于求成。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