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城西门,晴日光离离。
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
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
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
鲜鲜棠梨花,灼灼丁香蕤。
节序固已晚,聊复折一枝。
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
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
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
渔人发清响,远过竹与丝。
风吹罗衣裳,为子舞僛僛。
微酣剧谈笑,倒景已莫追。
为乐慎勿极,苟无负良时。
注释:
- 高佥事在城西门燕山亭设酒宴。
- 走出城外,阳光明媚,光线明亮。
- 不知道春天的深浅,但看到绿叶含着早晨的露水。
- 感慨时光易逝,担心自己的头发会先白。
- 徘徊在燕山亭下,和朋友相随而行。
- 鲜艳的棠梨花,灿烂的丁香花。
- 时节已经晚了,只是折了一些树枝。
- 缅怀古代的人,心中感到悲凉。
- 写作《老子》,非常辛苦,献出璞玉,不是痴吗?
- 不如及时饮酒,歌唱我的浮云诗。
- 渔人发出了清亮的声音,声音远远地传过了竹和丝。
- 风吹动罗衣,舞动得轻盈而优美。
- 微醉后大声地谈笑,倒影已无法追寻。
- 为乐要适度,不要辜负良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歌以富于时代气息、雄浑壮丽著称。《送柴侍御》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描写燕山亭中的饮宴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同时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人生易逝的深沉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