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流激长滩,百折怒未已。
篙师与水争,退尺进才咫。
技穷解衣下,力排过乃止。
维时春冬交,冰雪寒堕指。
我时卧舟中,起视颡有泚。
迂疏一何补,辛苦愧舟子。
【注释】
- 过:经过。
- 桐庐:地名,在今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处。漏港滩:即乌程县南的三江口。
- 惊流:激荡的水波。
- 百折:形容曲折很多。
- 篙师:撑船人。
- 退尺进才咫:指撑船时船身前后摇晃的距离很小,但船前进的距离却很大。
- 技穷:技艺用尽了。
- 解衣下:把衣服脱下来放到水里。
- 力排:用力拨动。
- 维:通“惟”,只。
- 春冬交:春天和冬天交接之时。
- 冰雪寒:天气寒冷。
- 我时:我那时。
- 迂疏一何补:迂腐而浅陋的人有什么用呢?
- 辛苦愧舟子:自己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老舟子与一位年轻人在桐庐一带航行时的情景。诗中表现了老舟子对年轻人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也展示了老舟子自己的辛酸经历。
首句“惊流激长滩,百折怒未已。”描绘了船只在湍急的河流中前行的景象,表达了老舟子面对险恶环境时的坚韧和勇敢。
第二句“篙师与水争,退尺进才咫。”则展现了老舟子的技艺高超,能够巧妙地利用水流的力量,使船只顺利前行。同时,也体现了他与大自然的斗争精神。
第三句“技穷解衣下,力排过乃止。”描述了老舟子在技艺用尽时的情景,他不得不将衣服脱下来放到水里,然后用力拨动船尾,使船只继续前行。这既展示了他的智慧,也体现了他不畏艰难的精神。
第四句“维时春冬交,冰雪寒堕指。”则描绘了春天和冬天交接之时的环境,天气寒冷,冰雪落在手上。这既反映了老舟子的艰苦生活,也体现了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最后两句“我时卧舟中,起视颡有泚。”则描写了老舟子在船上休息时的情景。当他看到自己的额头上渗出汗水时,感到非常惭愧。这既反映了他的辛酸经历,也展示了他对年轻人的关心和帮助。
这首诗通过描述老舟子与年轻人在桐庐一带航行时的情景,展示了老舟子的坚韧、智慧、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揭示了他的生活艰辛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