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荒子,日日悲歌向城市。辞危调苦不忍闻,妻孥散尽馀一身。
城中米贵丐者众,崎岖一饱经千门。城中昔食城外米,城外人今食城里。
耕者渐少田渐荒,政恐明年不如此。水荒子,行歌乞食良不恶,犹胜弄兵狱中死。

诗句释义

  1. 水荒子,日日悲歌向城市。
  • 水荒子:指在水灾中失去生计的农民。
  • 日日悲歌向城市:每天悲伤地唱歌,去向城市讨生活。
  1. 辞危调苦不忍闻,妻孥散尽馀一身。
  • 辞危调苦:形容处境艰难,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向人求助。
  • 不忍闻:不忍心听下去。
  • 妻孥散尽馀一身:妻子儿女都散失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
  1. 城中米贵丐者众,崎岖一饱经千门。
  • 城中米贵:城里的粮食价格昂贵。
  • 丐者众:乞丐很多。
  • 崎岖一饱经千门:艰难地从千家门前讨得一口饭。
  1. 城中昔食城外米,城外人今食城里。
  • 城中昔食城外米:过去城里的人吃城外运来的粮食。
  • 城外人今食城里:现在外面的人开始吃城里的粮食。
  1. 耕者渐少田渐荒,政恐明年不如此。
  • 耕者渐少:农民越来越少。
  • 田渐荒:田地逐渐荒芜。
  • 政恐明年不如此:担心明年这种情况不会好转。

译文

水荒子,每日都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悲歌。他们低声下气地向人乞求,但听到的都是让人心酸的话语。他的妻子和儿女已经离开,只剩下他自己在世间漂泊。

城里的粮价高昂,需要乞讨的人很多。他们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艰难地讨得一口食物,经过上千户人家的门。城里的人曾经吃着城外送来的粮食,但现在他们开始吃城里的粮食。

由于缺乏劳动力,耕地的人越来越少,田地也逐渐荒芜。担心明年的情况会像现在这样糟糕。

赏析

这首古诗反映了水灾中民众生活的艰辛和困境。诗中的“水荒子”形象生动,描绘了他们为了生计而奔波的场景。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诗人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关心灾区人民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疾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