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公天下士,夙学能慎独。
平生寸心赤,耿耿照黄屋。
元符引裾谏,痛甚贾生哭。
上言正中宫,下言斥当轴。
直道时不容,除名窜荒服。
建中及崇宁,宠辱手翻覆。
炎蒸岭南地,文章散青馥。
晚岁归故山,林庄竟薶玉。
向来望佳城,郁郁暗松竹。
今为禾黍区,春雨耕觳觫。
翁仲知何归,云仍困无告。
嗟余占毕生,斯文赖私淑。
愿言理侵疆,重植宰上木。
愚公将移山,自谓计已熟。
精卫欲填海,可奈力不足。
伤心复伤心,残碑卧荒麓。

【注释】

  1. 邹道乡:字子直,宋真宗时人。墓在今河南开封。
  2. 忠公:指邹道乡。天下士:指邹道乡的品德和才能被天下人所敬仰。
  3. 夙学:早先学习。能慎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独自时也能保持自己的道德品质。
  4. 耿耿:明亮而坚定的样子。黄屋:皇帝的车盖,借指皇帝。
  5. 元符:唐玄宗年号(760~761)。引裾谏:拉住衣襟进谏。贾生:西汉贾谊,曾向文帝上疏陈事,为汉文帝所赏识。
  6. 正中宫:纠正宫中不正当的事。下言斥当轴:指责权贵当权者。
  7. 直道:正直之道。时不容:当时不容直道而行的人。
  8. 除名:贬谪的官职。窜荒服:贬到荒凉之地。
  9. 建中:北宋时期,因宋徽宗崇宁年间政局不稳,改元“建中靖国”以应天变。崇宁:宋哲宗年号(1096~1100),因宋徽宗年号“崇宁”,故称。
  10. 炎蒸:炎热潮湿。岭南地:指广东、广西一带地方。
  11. 文章散青馥:文采风流,香气四溢。
  12. 晚岁归故山:晚年辞官后归隐山林。
  13. 林庄竟薶玉:树林里的山庄竟然长满了玉石。
  14. 郁郁:茂盛的样子。暗松竹:阴翳的松树竹子。
  15. 今为禾黍区:如今这里成了庄稼人的田地。禾黍:泛指庄稼。
  16. 春雨耕觳觫:春雨时农人耕地,战粟如牛觳觫般哆嗦。
  17. 翁仲:传说中的神勇武士。知何归:不知道他们最终会去何处。困无告:穷困潦倒,无处申冤。
  18. 嗟余占毕生:叹息平生未能尽展所学。斯文:此等文化事业。
  19. 理侵疆:治理国家。重植宰上木:重新种植朝廷的栋梁之材。
  20. 愚公将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自谓计已熟:认为他的计谋已经成熟。
  21. 精卫欲填海:精卫鸟衔石填海的故事。可奈力不足:可惜力气不够,无法实现愿望。
  22. 伤心复伤心,残碑卧荒麓:又伤心又悲伤,只剩下一块残破的墓碑躺在荒郊野外。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写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春天,当时王十朋任太常博士,奉使出使金国,途经邹道乡墓地。诗中表现了作者对邹道乡的崇敬,对奸佞误国的愤慨以及自己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首联“忠公天下士,夙学能慎独”,点明了邹道乡的身份和性格特点,他是位忠心耿耿的贤臣,一生都保持着严谨自律的品行,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颔联“平生寸心赤,耿耿照黄屋”,进一步描写了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他毕生的心志纯洁无暇,光明照人,如同明亮的太阳一般照耀在皇宫之上。
颈联“元符引裾谏,痛甚贾生哭”,描绘了他勇于担当重任,敢于直谏的英勇形象。面对皇帝的错误决策,他毫不犹豫地上前劝谏,尽管遭到了极大的反对,但他仍然坚持正义,甚至因此遭受了贾谊那样的悲剧。
尾联“上言正中宫,下言斥当轴”,进一步揭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忠诚之心。他不仅关注皇帝身边的问题,还敢于揭露和批评当权的大臣们的错误,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和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邹道乡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作者对其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于忠诚、正直、勇气和责任感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