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大历中,授盱眙尉。仕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有肥遯之志。

尝采药仙谷中,遇女子,遍体毛绿,自言是秦时宫人,亡入山来食松叶,遂不饥寒,因授建微旨,所养非常。后寓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获大名当时。

集一卷,今传。古称高才而无贵仕,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鲍照卒于参军,今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建属思既精,词亦警绝,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旨远兴僻,能论意表,可谓一唱而三叹矣。

这首诗出自唐代才子常建。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唐才子传 · 常建
  2. 译文
  • 常建,长安人。在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
  1. 注释
  • 常建:本名张参,字仲休,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
  1. 赏析
  • 常建的生平事迹体现了他才华横溢但仕途坎坷的特点。他在开元十五年考中进士,之后曾在大历年间担任盱眙尉的官职,但他并不满足于这种平庸的生活,于是选择放浪形骸,寄情山水之间。
  1. 诗句:大历中,授盱眙尉。仕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
  2. 译文
  • 在大历年间,常建被授予盱眙尉一职(这个官职在宋代后被取消)。
  1. 注释
  • 大历中:指唐德宗李适在位时期的“大历年间”。
  • 盱眙尉:古代的一种低级官职。
  1. 赏析
  • 常建在盱眙尉任上并不满意自己的仕途,于是他放荡不羁地饮酒作乐,经常游览太白山和紫阁峰等名胜古迹。他的这一生活态度反映了他对世俗官场的不满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1. 诗句:尝采药仙谷中,遇女子,遍体毛绿,自言是秦时宫人,亡入山来食松叶,遂不饥寒
  2. 译文
  • 常建曾经在神仙般的山谷中采药,遇见了一个女子,她全身长满了绿色的毛发,自称是秦始皇时期失散的女官。她进入山林寻找食物,不再受饥饿寒冷之苦。
  1. 注释
  • 仙谷中: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山谷环境。
  • 秦时宫人:指的是古代宫廷里的女性,这里特指秦始皇时期的宫女。
  1. 赏析
  • 这个故事展现了常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古人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他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超脱世俗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常建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通过对常建生活状态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于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情感体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常建个人的品质和追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