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向,字遗直,扶风平陵人也。有卓绝之行,登第于大历初,远振嘉名,为文物冠冕。诗法谨严,又非常格。一流才子,多仰飙尘。少与常衮同灯火,及衮相,引擢左拾遗、内供奉。及坐贬,亦出为溧水令。卒,赠工部尚书。五子:常、牟、群、庠、巩,俱能诗,咄咄有跨灶之誉,当时羡之。《艺文志》载《叔向集》七卷,今存诗甚寡,盖零落之矣。
叔向,字遗直,扶风平陵人也。有卓绝之行,登第于大历初,远振嘉名,为文物冠冕。
注释:窦叔向,字遗留正直(遗直),扶风平陵人。他有杰出的品行,在大历年间(766年)考中进士,远扬了名声,成为当时文化、文职中的领袖人物。
诗法谨严,又非常格。一流才子,多仰飙尘。
注释:他的诗歌创作严谨而规范,不同于一般的创作风格。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都仰慕他,追随他的足迹。
少与常衮同灯火,及衮相,引擢左拾遗、内供奉。
注释:年轻时,窦叔向曾与常衮一起在灯下读书,常衮得志时,他得以提拔为左拾遗和内供奉。
及坐贬,亦出为溧水令。卒,赠工部尚书。
注释:后来因罪被贬官,也被派去做溧水县令。去世之后,追赠为工部尚书。
五子:常、牟、群、庠、巩,俱能诗,咄咄有跨灶之誉,当时羡之。《艺文志》载《叔向集》七卷,今存诗甚寡,盖零落之矣。
注释:他有五个儿子:常、牟、群、庠和巩,都能写诗,很有才华,人们羡慕他们的才能,认为他们能够像古代那些有声望的人一样生活得很好。
《艺文志》记载有《窦叔向集》七卷,但现今已经很少见到了,可能是失散或遗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