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

【注释】

青山:指隐居的地方。紫罗袍:官服,代指高官厚禄。黄带:古代官员的腰饰。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管什么谁家兴盛或衰败?谁家成功或失败?陋巷箪瓢:陋巷,穷巷;箪瓢(dan jiāo),古代一种用竹筒或柳条做成的饭器和饮水器。箪:盛饭的圆形木器;瓢:舀水器具。亦乐哉:也快乐啊!

【译文】

青山绿水相互等待,云朵与风相互爱恋,做不做梦,哪能梦见紫罗袍、黄金带。茅草屋一间,野花遍地开,何必去理会谁家兴替谁家败亡!住在陋巷,箪食瓢饮也快乐啊!贫寒时,我志气不改;富贵了,我志向不改。

赏析:

此曲是作者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杭州作。这是一首道情,是道教中人修行时的唱诵之歌。道情是宋元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内容多取材自佛教禅宗故事、道教符咒等宗教宣传品。它通常采用七言四句的形式,每两句一韵。这首《山坡羊·道情》就是典型的道情之作。

全曲以“道情”开头,说明演唱者的身份。接着,作者以“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三句起兴,抒发自己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思想感情。这几句诗,从字面上看,似乎与前文“道情”毫无关联,实则不然。作者正是借这三句诗,将读者的思路引向了下文的“一茅斋,野花开”。这两句诗,既与前文相呼应,又与后文紧密联系。“一茅斋”,指的是作者所居之处,简陋得很,没有什么华丽装饰,甚至连茅草屋也没有。“野花开”,则是指作者所种之地,虽无花可赏,但却有一种野趣。作者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心中自有主见:“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意思是说,不管别人家是兴盛还是衰败,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自己能够安身立命,过得快乐,那就行了。

“贫,气不改;达,志不改。”这两句,进一步阐明了作者的人生观。他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做人的气节;富贵并不可羡,可羡的是保持了自己的志向。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使贫穷潦倒,只要他能够坚守自己的气节,那么他就仍然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一个人即使富贵显达,只要他能够坚持自己的志向,那么他就仍然是一个有作为的人。

这首《山坡羊·道情》,以“一茅斋,野花开”为题,实际上是一首抒写作者淡泊名利、安身立命的道情佳作。它的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