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宰相、枢密使每候对长春殿,同止庐中。上闻普子承宗娶枢密使李崇矩女,即令分异之。普又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以广其居,又营邸店规利。卢多逊为翰林学士,因召对屡攻其短。会雷有粼击登闻鼓,讼堂后官胡赞、李可度受赇骫法及刘伟伪作摄牒得官,王洞尝纳赂可度,赵孚授西川官称疾不上,皆普庇之。太祖怒,下御史府按问,悉抵罪,以有邻为秘书省正字。普恩益替,始诏参知政事与普更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未几,出为河阳三城节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初入朝,改太子少保,迁太子太保。颇为卢多逊所毁,奉朝请数年,郁郁不得志。会柴禹锡、赵镕等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帝召问,普言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又上书,自陈预闻太祖、昭宪皇太后顾托之事,辞甚切至。太宗感悟,召见慰谕。俄拜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先是,秦王廷美班在宰相上,至是,以普勋旧,再登元辅,表乞居其下,从之。及涪陵事败,多逊南迁,皆普之力也。
诗句:宰相、枢密使每候对长春殿,同止庐中。
译文:赵普和李崇矩是朝中的宰相和枢密使,他们常常在长春殿进行交谈,并一同居住在一个简陋的住所。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赵普与李崇矩两人在朝政中的密切关系及其生活状态。通过描绘他们的共同生活环境,展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在朝中的权力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赵普和李崇矩的故事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展现了他们忠诚于国家和皇帝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