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性癖耽坟籍,细字牛毛早年笔。
只今五十眼昏花,清昼看时满行黑。
投身散地百无事,不著书遮如有失。
赵公嗜书似邺侯,不为章句非雕搜。
绾持枢纽日多暇,借箸自有胸中筹。
更寻往事较所处,有梦不到琳琅璆。
嗟予何者登瀛洲,残膏未免窥前修。
奫然渊海鲛鳄翥,洞视千古苏韩欧。
文如不作作取法,舍是三子将谁求。
穷阎虽具何足玩,破碎熏黑支吟头。
牙签插架三万轴,谁省浙本铺银钩?
或苏或欧两俱可,勿使石璧成空投。
仁存义举侯门事,却恐乘机似巧偷。
翻译
赵公(赵秉文)许我以欧苏文集,我便写了一首诗来询问他。
我平生的爱好是研究古代文献,年轻时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现在我已经年过五十,眼睛已经花了,清朗的白天看这些书时都能看到字迹发黑。
我已经投身于散地,百事不关心,读书就像丢失了什么一样。
赵公对书籍的喜爱,如同邺侯一样,他不为章句所累,而是深入钻研。
每天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借筷子进行思考和筹划。
他还在追寻过去的事情,比较自己的经历,有时甚至会梦见琳琅满目的宝物。
唉,我何德何能登上仙界,只能看着前人的遗作,窥探其中的智慧。
我像深不可测的渊海中的鲨鱼,腾跃飞翔,洞视千古的苏、韩、欧等人。
我的文章如果只是抄袭别人的作品,那又何必去求取他们呢?
即使穷困潦倒的人家,只要有书就足够了,不需要再去玩什么破碎的书页和熏黑的墨香。
书架上插满了三万轴的书,谁还会去注意它们是否都是浙本或者银钩装订的呢?
有的读者喜欢苏轼,有的读者喜欢欧阳修,两者都可以,不必让人家的石璧成为无用的东西而白白投赠。
仁爱存心,义行天下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但恐怕有人乘机巧取豪夺。
注释
- 坟籍:指古代的典籍、书籍。
- 细字牛毛:形容文字非常细小,需要仔细辨认,也比喻事物繁多。
- 清昼看时:在明亮的白天看书时。
- 投身散地:指放下世俗的名利,专心于学问研究。
- 不著书遮:意为没有书籍遮掩,意指专注于学问,不沉迷于世俗之事。
- 赵公嗜书似邺侯:指赵公对书籍的热爱像历史上的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庾亮(字元规)。
- 不为章句非雕搜:意指学习古文不求形式上的雕饰和修饰,而注重其内容和精神实质。
- 绾持枢纽:指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借箸:指借用筷子进行思考或谋划。
- 奫然:形容思想深邃,有如深渊一般。
- 渊海:比喻知识之海,比喻学问深奥广泛。
- 苏韩欧:指宋代三位著名文学家苏轼、韩愈、欧阳修。
- 不作作取法:意指不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模仿和装饰,而是注重内容的提炼和表达。
- 舍是三子将谁求:意为放弃这三种风格,又能向谁求教呢?
- 穷阎:指贫困的读书人,穷困的地方。
- 牙签插架:形容书籍众多,堆叠得高高的。
- 浙本:南宋时期的一种刻本,字体清晰易读。
- 石璧成空投:意思是将宝贵的石头璧投入水中,让它变成无用的东西,比喻资源被浪费。
- 仁存义举:意指具有仁义道德的行为。
- 却恐乘机似巧偷:意指担心有人会趁机窃取别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