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螯新斫芼橙香,风物繁华感异乡。
剩买黄花簪帽额,市楼呼酒作重阳。
【注释】
①霜螯:用蟹爪。②芼(mào)橙:用橙子拌以酸辣调料。③市楼:市场。④重阳:九月初九,重阳节。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过重阳节的情景。首句写重阳节的风俗,“霜螯新斫芼橙香”,意思是说今年的螃蟹特别新鲜美味,用来做菜,橙子也特别香;第二句写节日的气氛和心情;第三句写买花簪帽额,表示庆祝节日;末句写登高饮酒作乐。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感情真挚自然,是一首反映节日风俗民情的好诗。
霜螯新斫芼橙香,风物繁华感异乡。
剩买黄花簪帽额,市楼呼酒作重阳。
【注释】
①霜螯:用蟹爪。②芼(mào)橙:用橙子拌以酸辣调料。③市楼:市场。④重阳:九月初九,重阳节。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过重阳节的情景。首句写重阳节的风俗,“霜螯新斫芼橙香”,意思是说今年的螃蟹特别新鲜美味,用来做菜,橙子也特别香;第二句写节日的气氛和心情;第三句写买花簪帽额,表示庆祝节日;末句写登高饮酒作乐。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感情真挚自然,是一首反映节日风俗民情的好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读懂诗歌内容,然后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确定答题区间,最后结合诗歌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本题要求赏析“谢尽芙蕖,开到黄花了”两句诗。 “谢尽芙蕖,开到黄花了”一句,写秋日荷花凋残,而菊花却独自开放。这两句诗是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谢尽芙蕖”是说荷花凋谢,而菊花却独自开放,这是从花开花落的角度来写
《夜酌荷亭》 数亩宽闲吾老圃, 着个茅亭,斗大无多子。 水槛水花明楚楚, 洒然不受人间暑。 夜悄虚阶初过雨, 酒浅香深,风味清如许。 沁薄吟襟时挹伫。 多情凉月还窥户。 【注释】 1.老园:指自家的园林。 2.茅亭:简陋的亭台。 3.楚楚:形容水花闪动的样子。 4.挹(yì)伫(zhù):用手轻轻托起。 5.多情:此诗是作者在荷亭中饮酒抒怀之作,所以称多情。 6.沁:渗透。 7.薄:微薄的意思
这首诗是苏轼的《鹊桥仙 次韵冯仲远春日》。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晓寒成阵,春□犹薄,见红紫、纷纷缄萼。 “晓寒成阵”指的是清晨的寒气如同严阵待发的战列一样。这里的“□”可能是指春天的某种景象,具体含义可能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里强调了春天虽然来了,但是寒意依然存在,所以万物还没有完全复苏。“见红紫、纷纷缄萼”则描绘了花朵中红色的、紫色的花朵纷纷绽放,但都被花萼所遮掩
诗句释义 1 满江红:此为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豪迈的情怀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感慨。 2. 湖海平生:表示作者一生都在江湖中度过,与广大的自然景象相伴。 3. 恰都把、中秋负了:意指在中秋节这样的团圆时节,作者未能和家人团聚,感到遗憾。 4. 离合悲欢俱有数:人生中离别和相聚都有其定数,不可强求。 5. 何须感慨添怀抱:不需要因为生活中的不如意而过度感伤,保持乐观心态。 6. 喜今宵、对影亦成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满江红 次韵张元善 缟(gǎo)兔(tuǒ)黔(qiān)乌,送不了、人间昏晓。 缟(白色)兔子,黔(黑色)乌鸦,都赶不走人间的喧嚣。 问底事、红尘野马,浮生扰扰。 问什么是世间纷扰,如同尘土中的野马,让人感到浮躁不安。 万古未来千古往,人生得失知多少。 自古以来,未来和过去都是永恒的,人生的得与失又有多少呢? 叹荣华过眼只须臾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等。双调一百零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十一句九仄韵。此词的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无关,可能是词作者误用。叶梅友:叶梦得之号。八十八岁时自号“梅友”,又号“石林居士”。八十:指叶梦得年事已高。 试问梅花,自逋仙后知音少。还又向、石林深处,结清边友。心事岁寒元不改,一生清白堪同守。历冰霜、老硬越孤高,精神好。心太极,天机早。闲共索,巡檐笑
【诗句释义】 长啸登临,望不尽、海门修碧。 人道□、江山高处,汉时遗迹。 一自耕云人去后,几番烟草凝秋色。 任掀空、骇浪卷银山,蛟鼍泣。 尘世事,纷如织。 云外径,闲舒立。 问来今往古,几人高适。 共拍栏干呼太白,欲倾沧海供豪吸。 倚东风、无限客中愁,斜阳笛。 【译文】 我独自登上高楼,俯瞰无尽的大海。 人们说那江山是古代帝王的遗址,风景优美如画。 自从有人耕种云朵,这里已经很久没有烟了
【注释】 残山剩水,陌上多尘土。 此地当时分汉楚。 俯仰几番今古。 暮云野树苍茫。 秋风荒草沙场。 极目寒鸦归外,数家篱落斜阳。 【译文】 残破的山峰和水流,路上扬起了灰尘。 这里曾是分出汉、楚的地方。 抬头俯下身来,几次变化,都是今古之事。 傍晚的云朵飘在野外的树木之上,一片苍凉。 秋风吹过荒凉的草地,战场已经消失无踪。 极目远眺,寒鸦飞向远方,几户人家的篱笆旁边有斜阳。 【赏析】
朝中措 西风袅袅落平沙,独树几人家。个里残虹雨阁,那边疏嶂云遮。 平洲柿栗满区瓜,芋野路斜斜。牛笛数声归尽,夕阳付与啼鸦。 注释: - 朝中措:词牌名。又名“忆秦娥”、“如梦令”、“醉东风”。 - 西风:秋风。 - 袅袅:轻轻摇曳的样子,形容风儿吹得轻柔而悠长。 - 平沙:平坦的沙滩,这里指沙漠或者沙地。 - 独树几家:只有一棵树,周围有几户人家。 - 个里:这里,指这棵树下。 - 残虹雨阁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 新丰:古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东,因周武王时曾在此设市而得名。 疏放:放纵不羁。 旧时:往日。 天吴:传说中一种神兽,形状像龙而没有角。这里指隐士。 短褐:粗布衣服。 谭扪虱:指谈《易》。相传孔子曾与弟子们谈论《易》,说:“吾有先人之绪训,足以垂世;吾亡之后,世皆然之。”后人遂以“谭扪虱”为谈《易》的代称。 冰雪:比喻清高坚贞。 弹铗:战国时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诗题“九日感赋”,意味着诗人在重阳节这天有所感触,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1. 百结愁肠郁不开:百结愁肠,形容心中充满了难以排解的忧愁,郁不开,指愁闷难以消散,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沉重的情绪。 2. 此生惆怅异乡来:此生,指这一生;惆怅,指感到不快、忧郁;异乡,指他乡,即不是自己熟悉的家乡。诗人表达了因为身处异乡而感到惆怅和不悦的情绪。
【注释】 九日登楼示王生:即“重阳节登高作”,以“九日”点明节令,“登楼”写登高,“示王生”是说诗赠给王生,表明诗人与王生有深厚的友谊。 缥缈长帆带落晖:意思是说那远去的帆船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飘逸。 对酒漫愁江树远:意思是说诗人看着江边树木渐渐变得遥远,心中不禁生出些许愁绪。 卷帘时讶塞鸿稀:意思是说当看到大雁稀少的时候,诗人不禁感到惊讶。 偶同陶令探黄菊,最爱王家有白衣:“偶同”意思是偶然
【注释】 北干山:位于今江苏省句容市西北,为春秋时期吴国所建。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在此筑城,名东郭城。北干山头:泛指北干山上的山岗。野菊开:指菊花盛开。重阳日: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四望台:在北干山上,因台上可眺望四方而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之作。诗人以“九日”为题,借登四望台之机,抒发了对故乡的眷念之情。此诗写得情真意切,不落俗套,是一首佳作。 首联“北干山头野菊开
诗句原文: 九日匡庐下,征帆尚未开。 但看青嶂立,不见白衣来。 译文: 登高远望,我在庐山之巅,远眺那层层叠叠的青山如海波涛般连绵不绝,而那些归乡的船只却迟迟未动,似乎还沉浸在旅途的疲惫之中。我不禁想起那曾经与我志同道合的人,如今或许已身处异乡他乡,而我也只能独自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饮酒赏菊
【注释】: 九日陪冯夫子登善果寺毗卢阁和韵示同游诸公 秋阴敞金陴,朝日离羽峤。 神都融清光,佳节乃游眺。 司衮请浣归,后乘载同调。 师门旧簪裾,命驾绝呼召。 旨酒敕曲封,肥炙鹅与犦。 贻糕作炊雕,赐橘代铏芼。 但惜金台倾,望古不堪吊。 此地有宝坊,高阁宜晚照。 凭栏试一观,纵目揽众妙。 浮屠郁崔嵬,金碧丽象教。 层垣翳松柏,邻圃通竹筱。 西山飞苍烟,空翠相映曜。 况复铃塔间,乌雀暮来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驾的《九日刘公勇招游草桥》。下面是逐句释义: 九日刘公勇在右安门外斜阳下的郊外,驾着鹅和雁鸭纷乱地飞过平田。 草桥离天只有一尺五,相邀并骑扬起修长的马鞭。 轻云隐隐像横着的白练,远山历历含着青烟。 道旁挑夫背着秋色的担子,渐渐感觉景物比东篱更美了。 须臾下马进入幽深的林中,花开如缀满黄金钱的树。 借问是谁种花者,葛巾好像陶渊明贤。 班荆坐在水边杂坐,一一说话笑语都入玄。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九日临川独酌有感并寄徽之大敬南士 谁言霜雁经年返,又见黄花九日开。 天半寒风吹木叶,土中无射动葭灰。 愁登建武飞猿岭,深忆彭城戏马台。 前岁曾观旴水去,今年重滞幕江隈。 已闻羊叔留碑待,何处王弘送酒来? 蟋蟀诗中三致慨,茱萸亭下一衔杯。 游无江夏参军兴,人负临川内史才。 药市神仙壶里卧,柳家娇女陌头回。 宅乡独对寒林酌
【注释】 登高:指在高处远眺。邹阳:西汉人,因事系狱。 异乡逢:即“异乡见”。 九日:指重阳节。 深殿:指皇宫中。 雁晚:指傍晚时南飞的大雁。 螀(jiān):寒蝉,一种昆虫。 西风:秋风,指秋天的风。 湖海:指江湖之间广阔的水域。 扁舟:小船,这里指泛舟江湖。 【赏析】 这首诗写于重阳佳节,作者与友人颍侯在异地相聚,同赏重阳之景,抒怀伤时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重阳节登高望远之景
【解析】 1.九日:指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酒习俗。2.赵八十四弟:诗人的侄儿,名不详。3.楚王宫外菊初生:菊花盛开在楚国宫殿之外。4.君去登高须尽醉:您离开时,我送您登高处要尽情地饮酒。5.东望永兴城:指作者自己。6.赏析:此诗是重阳节作,诗人在佳节之时,想到远方的弟弟不能与自己共度佳节,内心十分难过,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楚王宫外菊初生”一句,既写景,又寓情,以景衬情
维舟三泖度清秋,古署黄花泛玉瓯。 家在沧洲看不见,何须更上郡东楼。 诗句释义:船只在三泖湖上渡过了凉爽的秋天,古旧的官署前有黄色的菊花盛开,仿佛是放在玉壶里泡制的。我家就在沧洲,看不见,为什么还要再去上郡东楼呢? 译文:我乘坐船只,在三泖湖上度过了一个清爽的秋天,古旧的官署前满是黄色的菊花。我家就位于沧洲,看不见,为何还要登上郡东楼呢? 关键词解释: 1. 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
【注释】 晓行:早晨出行。林影:树林的影子。弄晨光:映照晨光。沙岸:沙滩。雪消:积雪融化。涧:山间的溪流。一湾流水:一条小溪。落梅香:梅花飘落的香气。 【赏析】 此诗写春天清晨,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所见的景象。首句“依稀林影弄晨光”写树林里传来阵阵鸟鸣声,给初升的太阳带来朦胧的树影;“满袖东风野兴长”写春风拂动衣袖,使诗人兴致勃发。第二句“沙岸雪消春涧暖”写春水融雪,沙岸上的积雪消融了
【注释】 村居:诗人隐居在乡村的住所。 疏竹人家短短墙,绿阴深处水村凉:稀疏的竹子掩映着低矮的围墙,绿树的浓荫下清凉的水乡。 山风吹断岩前雨,高树蝉声正夕阳:山风把岩石前的雨水吹断,树上知了在夕阳中鸣叫。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幽恬静的山村景色。首句写景,二句抒情,三、四句写声。前三句写景,以疏竹人家、绿阴和清凉的溪流来衬托人居住的环境;后两句写声音,用“断”、“正”二字
翠竹侵衣,雨后清凉,爽气扑面;西山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一声孤鹤归巢,晚霞映照,悠然自得;闲云相伴,随风而动,宛如仙境。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翠竹:青翠欲滴的竹子。侵衣:浸透了衣裳。阑:栏杆。 雨馀:雨停之后。爽气:清新的空气。挹:挹取,引申为感受。西山:远处的山。作伴还:归来。 孤鹤:孤单的鹤。何晚:为何晚了?归巢:回巢。 赏析:
除夕长河客舟 爆竹声中岁又阑,画船列烛照波寒。 清樽今夕同谁饮,自买梅花对烛看。 注释: 爆竹声中岁又阑(岁:旧的一年;阑:结束) 画船列烛照波寒(画船:彩绘的船只;列烛:点着蜡烛;照波寒:映照在波涛上显得寒冷) 清樽今夕同谁饮(清樽:清美的酒樽;今夕:今夜;同谁饮:陪伴谁?) 自买梅花对烛看(自:自己;买:购买;梅花:指腊梅,冬天开花;对烛看:对着蜡烛欣赏) 赏析:
夜投山寺 深萝一径曲通幽,空翠霏霏拥殿浮。 桂冷松香僧睡去,月明闲却一庭秋。 注释: 夜投山寺:夜晚来到一座山中的寺院。 深萝:指山间缠绕的青苔。 径:小路。 曲通:弯曲延伸。 幽:幽静。 空翠:指飘渺的青色雾气。 霏霏:形容雾气浓密的样子。 拥殿:环绕着殿堂。 桂冷:指桂花的香气清冷。 松香:指松树散发出的香气。 僧睡去:和尚已经入睡。 月明:月光明亮。 闲却:让……闲适地度过。 赏析:
【注释】 白石庵:在江西宜黄县,相传为唐代名僧青原行思所建。 霭空岚:笼罩着云雾的山岚。 落叶萧萧:秋天树叶飘落的声音。 归鹤一声无觅处:归巢的鸟儿叫声,但找不到它所在的地方。 松梢擎月:指松枝上挂着月亮。 毵毵:形容月光下松针摇曳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白石庵周围自然景色的幽静与美丽。首句“地幽山气霭空岚”,通过描写山岚和松涛声,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