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因言能悟理,得理要忘言。
既得鱼时莫执筌。
筌执谩着鞭。
闭口藏舌不作解,默默究重玄。
专气修心息妄缘。
月冷照青天。
这首诗名为《警执法》,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是他在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人自因言能悟理,得理要忘言。
【注释】:人们可以通过言语来了解道理,但真正理解了这些道理后,应该忘掉语言。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言语和知识的理解。在诗中,“得理”即领悟到道理,“忘言”意味着超越语言的束缚,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既得鱼时莫执筌,筌执谩着鞭。
【注释】:一旦得到了知识或真理,就不应该被任何工具(比喻性的筌)限制住。如果执著于某个工具,就会陷入被动。
【赏析】:诗人在这里强调了对真理的认识不应依赖外在的工具或方法,而是要通过直觉和自我探索。闭口藏舌不作解,默默究重玄。
【注释】:保持沉默,不轻易发表意见,深入探讨深奥的道理。
【赏析】:诗人提倡的是内省和深度思考,而不是盲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专气修心息妄缘,月冷照青天。
【注释】:集中精力修炼内心,去除杂念,就像月亮寒冷地照射着天空。
【赏析】:这句表达了通过修炼心灵来净化思绪,达到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时,“月冷照青天”也象征着清明和冷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待知识的谦逊态度,以及通过修炼心灵达到更高境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