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三齿。
动者日已落,存者能有几?
齿落何足悲,所悲岁月逝。
行年已七十,德业无可纪。
远愧赵充国,成名向边鄙。
作图上方略,虽老何亹亹!
岂独夸当时,馀光耀青史。
我今往韶雄,事势焉能已?
汉贼不两立,直欲洗国耻。
梅关一岭隔,调度亦易尔。
会当杀贼奴,持以报天子。
何妨衣绣衣,持节老乡里。
诗句翻译及注释:
-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三齿。
- 译文:去年掉了一颗牙齿,今年又掉了两颗。
- 注释:这里的“齿”指的是人的年龄增长,年岁老去的象征。
- 动者日已落,存者能有几?
- 译文:活跃的人已经老了,还能活几天呢?
- 注释:这里用“动者”和“存者”来对比,强调岁月不等人,人们年纪渐长。
- 齿落何足悲,所悲岁月逝。
- 译文:牙齿脱落并不值得悲伤,令人悲哀的是时间的流逝。
- 注释:作者认为牙齿的掉落是自然现象,不值得过分悲伤;但更让人悲伤的是时间无情地流逝。
- 行年已七十,德业无可纪。
- 译文:我已经七十岁了,德行业绩无法记录。
- 注释:作者通过年龄和成就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无奈。
- 远愧赵充国,成名向边鄙。
- 译文:我远愧于赵充国那样的名将,我的名声是在边疆战场上建立的。
- 注释:赵充国是一位以勇猛著称的将领,作者通过比较自己与赵充国的成就,表达了对战争和功名的反思。
- 作图上方略,虽老何亹亹!
- 译文:虽然年纪大了,但仍坚持绘制方略图,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钦佩!
- 注释:此处的“作图”可能是指制作或设计计划,而“上方略”则可能是指军事战略或策略。作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坚韧和不屈精神。
- 岂独夸当时,馀光耀青史。
- 译文:我的成就不仅仅是一时的荣耀,它的光芒会照耀在青史上。
- 注释:作者认为自己的功绩不仅仅是一时的,而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 我今往韶雄,事势焉能已?
- 译文:我现在要去韶雄这个地方,事情的发展岂能就此停止!
- 注释:韶雄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理想之地,表示他决心要继续完成自己的事业。
- 汉贼不两立,直欲洗国耻。
- 译文:汉朝的敌人不能共存,我必须为他们清洗国耻!
- 注释:这里的“汉贼不两立”是一个成语,意为汉室与敌贼不能并存。作者表达了自己为国家复仇的决心。
- 梅关一岭隔,调度亦易尔。
- 译文:梅关一座山隔着,调度起来也很容易。
- 注释:梅关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关口,也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用来比喻地理位置的分隔对于军事行动的影响。
- 会当杀贼奴,持以报天子。
- 译文:将来一定要杀死贼人的奴仆,带着他们的尸体向天子汇报。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强烈的复仇意愿和决心,要将仇敌的恶行告诉给朝廷。
- 何妨衣绣衣,持节老乡里。
- 译文:为什么不穿着锦绣衣裳,拿着符节回乡为百姓除害!
- 注释:这里的“衣绣衣”可能是指穿着华丽的衣服,而“持节”则是指手持符节,代表官方身份。作者在这里表达了愿意为民除害的意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岁月、功名、战斗等多个主题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战争和责任的思考。诗人通过自我反省,表达了对青春不再、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和战争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未来战斗任务的期待和决心,以及为国为民奋斗的决心和愿望。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