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松岁寒姿,卷石太古色。
我昔山中游,憩此松下石。
松花雪霏霏,松叶风瑟瑟。
安知此清景,相对复今日。
撑空两髯龙,还在书中室。
主人罢鸣琴,宴坐室生白。
客来苦炎热,倚树欲挂帻。
不闻天籁鸣,但见空翠滴。
烦襟顿如洗,林壑幽兴适。
经月数相过,明朝有行役。
黄埃赤日中,令人转相忆。
【注释】
题:写诗。金陵:今南京市,位于江南,古称金陵,是六朝的都城。陈时举宅:指金陵陈氏的住宅。
双松岁寒姿:指松树在冬天仍然保持苍翠的姿态。岁寒,比喻高尚的节操和坚贞的气节;姿,风度姿态。
卷石太古色:指山石像卷曲的云那样具有古老的色彩。太,大。
我昔山中游:我过去曾在山林之中游览。
憩此松下石:在这里歇脚、休息于山下的石头上。憩,休息;憩石,即歇脚之意。
松花雪霏霏:指松树上的雪花像雪一样纷纷扬扬。霏霏,飘洒的样子。
松叶风瑟瑟:指松树上的叶子随风沙沙作响。瑟瑟,形容微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安知:哪里知道。
复今日:又到了今天。
撑空两髯龙:形容松树枝条粗壮有力,像两条龙一样支撑在空中。撑空,撑起高空;髯龙,指两棵松树。
还在书中室:仍然在书房里。还,仍然;在,处在。
主人罢鸣琴,宴坐室生白:主人停止弹奏琴声,在室内静静地坐着,使屋子显得一片洁白。宴坐,闲坐;室生白,指室内洁净如白。
客来苦炎热,倚树欲挂帻:客人来到这里觉得非常炎热,只好靠在树下想摘帽子遮阳。苦炎热,指炎热难耐;倚,倚靠;挂帻,把头巾挂在树上以防日晒。
不闻天籁鸣,但见空翠滴:听不到自然的声音,只看到空中绿色的树叶轻轻下落。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空翠,指树叶的颜色;滴,落下。
烦襟顿如洗:烦乱的心情顿时舒畅起来,好像洗涤过一样。襟,衣襟;洗,洗涤。
林壑幽兴适:山林溪壑中的幽静美景使人心情愉快舒畅。壑,山谷;幽兴,幽雅的兴致;适,适宜。
经月数相过:经过一个月几次来访。
明朝有行役:明天就要出发去远方了。行役,外出办事或旅行。
黄埃赤日中,令人转相忆:太阳炙烤着大地,尘土飞扬。黄埃,黄色的尘土;赤日,炽热的太阳。
令人:指让人感到;转相忆,相互思念。
【赏析】
《题金陵陈时举宅画壁》,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所居之地的赞美之作。全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美好品德的钦佩和赞扬。
首联“双松岁寒姿,卷石太古色”,诗人描绘了两棵松树在寒冷的冬季依然挺拔苍翠的姿态以及山石古老而深沉的色彩。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的赞赏。
颔联“我昔山中游,憩此松下石”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山林中游玩的情景。诗人回忆起自己曾在那里歇脚休息,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颈联“松花雪霏霏,松叶风瑟瑟”继续描绘了诗人所看到的自然景象。松树上的雪花飘飘洒洒,松树叶子随风沙沙作响。这一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尾联“安知此清景,相对复今日”则是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无法预料这些美好的景色会如此长久地持续下去,只能在今天与友人一起欣赏。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也展现了他们的友情之深。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形容词,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