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西方无量乐。
三贤十圣同依托。
稽首弥陀圆满觉。
长参学。
川流赴海尘成岳。
佛性在躬如玉璞。
须凭巧匠勤雕琢。
凡圣皆由心所作。
难描邈。
华台宝座珠璎珞。
渔家傲
西方乐
听说西方无量乐。
三贤十圣同依托。
稽首弥陀圆满觉。
长参学。
川流赴海尘成岳。
佛性在躬如玉璞。
须凭巧匠勤雕琢。
凡圣皆由心所作。
难描邈。
华台宝座珠璎珞。
【注释】:
- 西方乐:指西方净土的乐,即西方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
- 稽首:敬礼的意思。
- 弥陀:即阿弥陀佛。
- 圆满觉:即觉悟圆满。
- 学:指学习、修行。
- 川流赴海:比喻众生随缘生死流转不息。
- 尘成岳:指众生的业力,如山般坚固,成为障碍。
- 佛性:佛教认为人的本性本有佛性,是成佛的根本。
- 珠璎珞:形容装饰华丽。
【赏析】:
“听说西方无量乐”这句诗是整首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三贤十圣同依托”,这里指的是佛陀(释迦牟尼)和他所教化的三贤十圣,他们的智慧和德行都得到了佛的庇佑和加持。“稽首弥陀圆满觉”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佛的崇敬和信仰,他愿意向佛请教,以期得到智慧和解脱。
接下来的两句诗“长参学”和“川流赴海尘成岳”,分别描绘了诗人的学习过程和修行经历。诗人表示,他将不断地学习佛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同时,他也认识到,众生的业力如同江河流水,源源不断,最终将汇聚成山岳般的障碍。
在这首诗中,作者还强调了“佛性在躬如玉璞”,即人的本性本有佛性,是成佛的根本。因此,要想获得真正的解脱和智慧,就必须通过修行来净化心灵,去除杂念,回归到佛性之中。
最后两句“须凭巧匠勤雕琢”和“凡圣皆由心所作”,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修行方法的阐述。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心所决定的,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都源于内心的选择。因此,要想真正地修行,就必须用心去感受佛法的智慧,用心去实践慈悲和智慧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摆脱凡夫俗子的束缚,达到涅槃的境地。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了佛教色彩的作品,诗人通过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他对佛法的信仰和虔诚。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修行经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修行者的心路历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我们深入品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