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头秋月深,城乌夜半啼高林。
闺中思妇桃红烛,斜倚寒窗听不足。
低鬟无语湿罗衣,起视明星河汉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多读名篇名句,还要熟记积累一些重点字词,如“乌夜啼”出自《金陵五题》,“城”“桃”“星”等。
【答案】
译文:
在南京城外的金陵城头,秋月深明,城头的乌鸦,在半夜里哀鸣;
闺中的思妇,对着红烛,斜倚着寒冷的窗户,听那不尽的啼哭声;
低头不语,泪珠滴落在罗衣上,起身仰望,只见明星闪烁,银河低垂。
赏析:“乌夜啼”,是唐代诗人张祜的组诗作品《金陵五题》中的第四首,也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诗。诗中通过写一个妇人深夜听鸟啼而思念丈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都金陵怀古伤今的情感。全诗构思精巧,情景浑成,意境清幽,语言含蓄,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唱。这首诗以“城上”、“高林”起兴,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图,然后以“闺中思妇”承之,引出主题。最后又以景结情,使全诗结构完整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