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绿黄犉归晚,溪平白鸟飞低。小池春藕半沉泥。渐近梅酸天气。
昨日社逢雨止,今年闰放春迟。寒深茸母短芽稀。未与山厨做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答题模式如下:先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然后从炼词、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结构布局等角度分析该诗的艺术特点;最后指出其作用或好处即可。

本题中,首先明确题目为“对《西江月·春日野兴》逐句释义并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田园风光的词,作者通过描绘草绿黄犉、溪平白鸟飞低、小池春藕半沉泥、寒深茸母短芽稀的景象和社逢雨止、今年闰放春迟、未与山厨做美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期待之情。

  1. 第一问,全词的内容概括为三句:
    ①“草绿黄犉归晚,溪平白鸟飞低”是写景之句,描绘了一幅春日田野的美景图。
    ②“小池春藕半沉泥,渐近梅酸天气”两句紧承上文,写景之句,描绘了一幅春日池塘的美景图。
    ③“昨日社逢雨止,今年闰放春迟”两句是议论,抒发了作者对于春天到来的期盼之意。
  2. 第二问,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①比喻,“草绿黄犉”、“溪平白鸟”都是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诗句更加生动具体。
    ②拟人,“归晚”“飞低”“半沉泥”都赋予了景物以生命力,赋予它们人的情感。
    ③夸张,“寒深茸母短芽稀”将梅花生长的特点夸大为“短芽稀”,突出了春天梅花盛开的景象。
    ④用典,“社逢雨止”中的“社”指社日,即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要祭祀土地神。“社逢雨止”意谓社日遇雨而止,说明春季来得比较晚。另外,“山厨”是指野外烹饪食物的地方,这里暗喻自己隐居山林的生活。
  3. 第三问,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是:
    ①全词采用抒情写景相结合的方式。
    ②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
    ③意境优美,情调闲适。
    【答案】
    (1)①草绿黄犉归晚,溪平白鸟飞低。②小池春藕半沉泥,渐近梅酸天气。③昨日社逢雨止,今年闰放春迟。④寒深茸母短芽稀,未与山厨做美。
    (2)译文:
    ①草木开始返青,但天色已晚,溪边鸟儿在低飞。小池里的新藕只有一半露出水面,渐渐接近梅花的酸味天气。
    ②昨天去祭祀社神遇到下雨停歇了,今年由于闰月的缘故春天到来得晚了。天冷了,水獭洞里的短嫩芽儿稀疏稀少,未能同山里厨房一起制作美味。
    赏析:
    《西江月·春日野兴》写的是作者在乡村的春天景色。首二句写暮春景象,“草绿”“黄犉”“白鸟”,是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三四句写初夏景色,“半沉”、“渐近”点出初夏特征,“酸”字又点明了时节。五六句写初夏景色,“社逢雨止”“闰放春迟”写出了天气的变化。末句写初夏景象,“未与山厨做美”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