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
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
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
醉□归日暮,山下动寒砧。
注释:
- 九日:即重阳节,古人在九月九日登高赏菊。同人,指与绍簏一起。瓶山、玉川,都是地名。登:登山。巽山:山名。阻雨:被风雨阻住不前进。暂憩:暂时停留。郭氏庄:指郭氏的庄园。2. 并有登临兴:同时也有登高的兴致。相提:互相比较。度:越过。远岑:远处的山岭。3. 断桥带雨峻:断桥之上被雨笼罩,显得峻峭。4. 古洞埋云深:古洞深处埋藏着厚厚的云雾。5. 九日还如旧:《诗经·周南·采蘩》中有“于以采蘩?公归不复。”《毛传》曰:“言秋之为阴也,其气清而和,故可以作裳衣,以为祭祀,则其用可复矣。”这里以“九日”代指重阳节。6. 二毛:指鬓发斑白,喻指老人,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尚书深叹之,曰:‘卿风流才度,真吾所不及’。”已:已经。侵:侵害。7. 醉□:喝醉了的样子。8. 山下动寒砧:山上传来了打寒更的声音。砧,古代捣衣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重阳节登高望远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
首联“九日同绍簏瓶山玉川登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描述了与朋友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这里的“九日”指的是重阳节,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登高赏菊的日子。瓶山、玉川都是地名,诗人选择了这样的地方作为登高的地点,可见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对登高活动的期待。然而,由于天气原因,他们不得不在巽山阻雨暂憩郭氏庄。
颔联“并有登临兴,相提度远岑”,则是进一步描写了他们在郭氏庄的感受。他们不仅有着共同的登高兴致,还在相互比较着越过远处的山岭。这里的“相提”意味着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目标,而“度远岑”则展现了他们超越自然障碍的决心和勇气。
颈联“断桥带雨峻,古洞埋云深”,则转向描述了郭氏庄周围的环境。断桥上的雨水显得更加峻峭,古洞深处则埋藏着厚厚的云雾。这两句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情。同时,诗人也在通过这种景象来表达他对自己年岁的担忧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九日还如旧,二毛忽巳侵”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虽然他们已经过了重阳节,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鬓发已经斑白,仿佛已经被生活侵蚀得越来越严重了。这两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情景和郭氏庄周围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感慨和思考。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友情、亲情以及人生经历的珍视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