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遍千峰得此村,结茅况复近高轩。
相闻爱客时开径,应许闲人来叩门。
半角好山谁作主,一溪流水自同源。
老僧昨暮鸣清磬,曾否因风到耳根。
诗句:行遍千峰得此村,结茅况复近高轩。
译文:我走遍千山万壑,才找到这个村庄,在靠近高高的亭子结了茅屋。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艰辛的旅程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宁静的村庄,在那里建造了一个小茅屋,靠近一个高高的亭子。这里的”千峰”和”千山万壑”都暗示了诗人走过许多地方,寻找这个村庄的过程充满了艰辛。而”得此村”则表明他找到了这个隐藏的地方,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结茅”指的是建造或搭建房屋,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后,开始建造自己的住所。”况复近高轩”则表示这个地方不仅位置优越,而且还靠近一座高大的亭子,这样的环境让诗人感到更加舒心和惬意。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旅途中找到并建造小屋的经历,展现了他内心的转变和对自然的敬畏。从开始的艰难寻找到现在的满意定居,诗人通过这个过程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的变化。诗中的自然元素如”千峰”、 “千山万壑” 以及”高轩” 等,都是用来增强画面感和表达诗人情感的工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旅行过程中的艰辛与最终的喜悦。此外,诗中还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寻求心灵安宁的情感,这种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并不少见,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