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得安阳捧檄心,趋庭乐事在鸣琴。
簿书不废晨昏节,菽水宁须暮夜金。
椿树八千开寿域,甘棠百里遍清阴。
朱明野老遥相忆,葛令丹砂更可寻。
《寿春州杨明府封君》,成鹫,识得安阳捧檄心,趋庭乐事在鸣琴。簿书不废晨昏节,菽水宁须暮夜金。椿树八千开寿域,甘棠百里遍清阴。朱明野老遥相忆,葛令丹砂更可寻。
译文:
我有幸识得安阳的贤德之人,他怀抱报国志向,心中怀有为官之乐和为民服务之心。他的工作不分昼夜,始终坚守职责;他的生活平淡如水,却充满诗意。他的庭院里,八千棵椿树繁盛如云,象征着长寿和繁荣;他的治理下,百里之内都充满了清新的气息。我时常怀念他的音容笑貌,他在葛县的事迹更是值得我们追寻。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明末官员杨明府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杨明府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态度,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首句“识得安阳捧檄心”,诗人用“安阳”指代杨明府的家乡,表示自己有幸识得这样一位贤德之人。接着,“趋庭乐事在鸣琴”一句,诗人赞美了杨明府的为官之道,他不仅忠于职守,而且乐于助人,如同古代的贤臣一样。而“簿书不废晨昏节,菽水宁须暮夜金”则进一步展现了杨明府工作的敬业精神,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他都勤勉尽责,从不懈怠。
诗中的“椿树八千开寿域,甘棠百里遍清阴”两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对杨明府的美好祝愿。椿树象征着长寿,而甘棠则代表着恩泽,两者的结合寓意着杨明府将带来长久的幸福和恩惠。最后两句“朱明野老遥相忆,葛令丹砂更可寻”,则表达了诗人对杨明府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这里的“朱明野老”指的是那些远离官场、隐居山林的百姓,他们常常怀念那些为他们谋福利的官员。而“葛令丹砂更可寻”则意味着杨明府的事迹和品质就像珍贵的丹砂一样,值得人们去追寻和学习。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杨明府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为官之道的赞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