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踏破岭头云,水石留题字字新。
遂有文殊来过夏,始知无着是家人。
天花夜静侵衣满,山雨朝晴振锡频。
别后孤峰翘首处,长空圆月俨师真。

【注】《文殊山》诗,见宋·范成大《范石湖集》卷三。

芒鞋踏破岭头云,水石留题字字新。

遂有文殊来过夏,始知无着是家人。

天花夜静侵衣满,山雨朝晴振锡频。

别后孤峰翘首处,长空圆月俨师真。

【译文】我穿着芒鞋踏破岭头的白云,在水边石头上留下了新刻的诗句。

忽然来了文殊菩萨,才知道无着就是我的师父。

夜深时天上洒下了天花,沾湿了我的衣服,山间雨后,清晨又下起了蒙蒙细雨,僧人的法器——锡杖在风中摇曳不停。

分别之后,那孤高的山峰好像还一直望着我,天空中的明月仿佛就是我的师父。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朋友时的一首和韵之作。诗人的朋友去往天台,诗人便作此诗相送。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起句“芒鞋踏破岭头云”,点明时间地点,也写出了诗人和朋友离别时的心情。接着写“水石留题字字新”,意思是诗人在水边、岩石上留下许多新的诗句,可见诗人对这次别离非常感伤。

颔联“遂有文殊来过夏,始知无着是家人”,两句用典。“文殊”指文殊菩萨,“无着”是唐代禅宗大师惠能的俗家号。诗人说,文殊菩萨来过夏天,才知道原来自己就是无着。

颈联“天花夜静侵衣满,山雨朝晴振锡频”,“天花”即佛教语,指天上的祥瑞之花;“山雨”指山上的春雨,这里指诗人的饯别之意。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

末联“别后孤峰翘首处,长空圆月俨师真”,“别后”指友人离去之后,“孤峰”指天台山,“圆月俨师真”是说月光如禅师一般皎洁无瑕。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对文殊菩萨、无着等人物的引用,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