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骄阳逞炎热,日日南风赤如血。
东田西田水绝流,土膏尽作龟兆裂。
今晨白帝行新秋,乾坤早觉阴云稠。
翻江到海龙用壮,雨声不断寒飕飕。
瓯窭洼邪尽生意,顷者萎黄复苍翠。
野老迎神拜且呼,农夫赊酒欢还醉。
草阁道人无寸田,也复起舞歌丰年。
年丰但愿饱吃饭,底用枯肠五千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为《喜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对关键词的解释。
喜雨行
六月骄阳逞炎热,日日南风赤如血。
东田西田水绝流,土膏尽作龟兆裂。
今晨白帝行新秋,乾坤早觉阴云稠。
翻江到海龙用壮,雨声不断寒飕飕。
瓯窭洼邪尽生意,顷者萎黄复苍翠。
野老迎神拜且呼,农夫赊酒欢还醉。
草阁道人无寸田,也复起舞歌丰年。
年丰但愿饱吃饭,底用枯肠五千卷。
译文:
六月骄阳炽烈炎热,每天都被南风吹得如同火烧般。
东边和西边的田地已经干涸,土壤都裂成了龟裂纹。
今天的清晨,天空中乌云密布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大自然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
长江和黄河的水奔腾不息,仿佛在庆祝这个丰收的季节。
雨水滋润着大地,万物重新焕发出生机。
过去那些枯萎的植物再次变得郁郁葱葱。
乡间的老人们迎接神灵,祈祷丰收,同时村民们也在欢庆丰收的日子。
虽然草堂道士没有土地,但他依然快乐地跳舞唱歌,庆祝丰收的一年。
农民们只希望吃饱肚子,其他的都不必去想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过后,秋意渐浓,雨水充沛的景象。通过对比夏天的炎热与秋天的凉爽、干涸与滋润,以及农民的喜悦与乡村生活的宁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变化。
诗中的“瓯窭洼邪”指的是田间的贫瘠之地,而“龙用壮”则形容江河水流激荡的样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感受和赞美。
末尾的“年丰但愿饱吃饭,底用枯肠五千卷”,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要能够吃饱饭,就不需要过多的知识来填充自己的心灵,这是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平衡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