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未可当崔嵬,客里权浇浊酒杯。
桂似松高香澹澹,塔如翁醉影颓颓。
昔年此地曾红饮,今日三人藉碧苔。
才历中秋又重九,满林黄缝首重回。

【注释】

九日同修能凤凰仪游九峰寺:指作者与修能、能凤仪等一起游九峰寺。九峰寺在今安徽合肥西北,因山势如九龙戏珠而得名。崔嵬,形容山峰高峻突兀。权浇浊酒杯:权,暂且。权当,姑且;浇,倾洒。这里说姑且借酒浇愁。桂花似松而香澹澹,塔如翁醉影颓颓:桂,即桂花。松,指松树。澹澹,清香浮动的样子。翁,指僧人或道士。这里是说僧人或道士醉酒后倒影在塔上,显得颓唐无力。红饮:指饮酒过量,喝得脸红脖子粗。藉碧苔:藉,通“藉”,坐卧在。这里是说坐卧在碧绿的苔藓之上。首重回:指头上生满白发。

重九:指重阳节。

【赏析】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是一首七律,诗人与修能、能凤仪等人同游九峰寺时作,抒发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诗的前四句写景。“九峰未可当崔嵬”,以“九峰”喻高大的山峰,写诗人登山之艰难,表现了他对登高远望之情。“客里权浇浊酒杯”,用“权”字表达自己暂时借酒浇愁的无奈心情。“桂似松高香淡澹,塔如翁醉影颓颓。”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作者把桂花比作松,把塔比作喝醉了酒的人,形象地写出了九峰山的秀美以及自己的感慨之情。“昔年此地曾红饮,今日三人藉碧苔。”诗人回忆往昔在此饮酒畅怀的情景,现在却只有三人坐在碧绿的苔藓上,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感叹。

诗的后四句抒情言志。“才历中秋又重九,满林黄缝首重回。”“才历中秋又重九”,意思是才刚刚过完中秋节又到了重阳节。“满林黄缝首重回”,意思是满林的菊花都开遍了,我的白发也多了。这里的“黄缝”指的是秋天树叶变黄,“首重回”指的是头上的白发又多了起来。

这首诗语言平易流畅,意境优美清新,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奔放、飘逸的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