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初寒,楼外月华如雪。孤灯弄影,展卷空悲咽。词唱金荃,歌翻玉树,谁似风流英绝。梅花堪折。记分手、樱桃时节。
万丈庐山,梦来时、怕阻截。素书题就,见晓星窥闑。马去关河,人稀驿路,谁信雁鸿能说。神交但切。岂畏远离长别。程村时客江西。

【注释】

玉女:仙女。剔银灯:用银灯照亮,使光如雪。倚声集:指《倚声集》。邹程村:即程垓。金荃:曲调名。玉树: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梅花堪折:比喻佳人难留。万丈庐山:指江西的庐山。梦来:梦中来到。关河:关中一带,泛指中原地区。素书题就:书信上写就了相思的话语。“见晓星窥闑”:指天明时看见星星在窗外闪烁。马去关河:马儿奔驰到关中一带。

【译文】

寒气初临,楼外月白如雪。孤灯下人影映在纸上,我不禁泪流满面。词唱《念奴娇》,曲翻《玉树后庭花》。谁能像他那样风流才子?记得我们曾在樱桃时节分手。

庐山万丈高峻,梦中来到这里怕被阻截。书信上写着相思话语,天明时看星星在窗外闪烁。马儿奔跑到关中一带,驿路上人迹稀少,谁能相信鸿雁能传情?但愿神会相通,不怕长别的离别。程垓此时客居江西。

【赏析】

《玉女剔银灯夜阅倚声集》是一首咏物抒怀诗。作者通过描绘一幅清幽的夜景图,表达出自己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全诗语言清新,风格婉约,情感真挚。

首句写景起兴。“玉女”点明所咏之灯为银色的。“剔银灯”四字,既写灯色,又点明时间,同时暗示着主人公的心情。“月华如雪”四字,以雪喻月光,既写出夜色的浓丽,又暗示主人公的心情。“孤灯弄影”,照应“玉女剔银灯”。这一句写灯下人的孤独。

次句写主人公的感伤之情。“展卷空悲咽”四字,既写人物的动作,又点出人物的心理。这一句是说,读罢书卷,心中悲怆不已,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展卷”二字,既写出了主人公读书的情景,又暗指其思念之情。

第三句承二句而来,写主人公的感伤之情。此句写主人公听到歌时的感受。“词唱金荃,歌翻玉树”,既表明主人公喜欢听歌,又表明他善于唱歌。“谁似风流英绝”四字,既表达了对主人公才能的赞美,也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才华的自信。然而,这两句也流露出主人公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写主人公对朋友的担忧之情。“梅花堪折”四字,既表达了主人公对朋友的关切,又表达了主人公对朋友的担心。“记分手、樱桃时节”,既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担忧,又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怀念。

第五句写主人公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万丈庐山,梦来时、怕阻截”,既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思念,又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担忧。“万丈庐山”既指庐山的高大,又指主人公的思念之情的高远。“梦来时”既表示时间的流逝,又表示主人公对朋友的思念。“怕阻截”既表现了主人公的担忧,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忧虑。

第六句写主人公对朋友的祝愿之情。“素书题就,见晓星窥闑”,既表达了主人公对朋友的祝愿,又表达了主人公对朋友的期望。“马去关河,人稀驿路”,既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祝愿,也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期望。“谁信雁鸿能说”,既表达了主人公对朋友的祝愿,又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期望。

尾联收束全诗。“神交但切”,既表明主人公和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又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深长。“岂畏远离长别”,既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祝愿,又表明主人公对朋友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