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何青青,春风拂长路。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
行人南北无已时,折尽可怜无一枝。

折杨柳曲

杨柳何青青,春风拂长路。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

行人南北无已时,折尽可怜无一枝。

注释:

  • 杨柳:柳树。
  • 青青:指颜色青翠。
  • 春风拂长路:春风轻拂在漫长的路上。
  • 朝:早上,早晨。
  • 暮:傍晚的时候。
  • 南北:指南北方向,泛指无论在南方或北方。这里用来比喻行人的来去无常。
  • 已:停止的意思。
  • 折:剪断。
  • 可怜:可惜。此处形容柳枝柔弱,不堪折断。
    赏析:
    《折杨柳》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绘了杨柳的生命力和对行人的不舍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均以“柳”字开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首句“杨柳何青青”,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杨柳的青翠色彩,为下文铺垫了背景。

次句“春风拂长路”,则转入了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春风轻轻吹过长路,使得柳树更加生机勃勃。这里的“长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而春风则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第三句“朝送行人归,暮送行人去”则表达了诗人对行人的深情厚意。清晨和傍晚,诗人都在送行,这体现了诗人对行人的关心和牵挂。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离别之情。

最后一句“行人南北无已时,折尽可怜无一枝”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行人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杨柳,而杨柳却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这里的“可怜”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杨柳的同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与离别、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曲关于人生哲理的赞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