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罢鸣弰动,终南校猎游。
追獾应适意,衔橛却忘忧。
日入黄云暮,风生碧草秋。
从官无谏疏,老去忆韩休。

题:《玄宗追獾图》

唐 周叙

朝罢鸣弰动,终南校猎游。追獾应适意,衔橛却忘忧。

日入黄云暮,风生碧草秋。从官无谏疏,老去忆韩休。

诗句释义

  1. 朝罢鸣弰动:“朝罢”指的是皇帝退朝后,“鸣弰”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形容皇帝的仪仗声。整个句子表达了皇帝退朝之后,开始了他的日常活动——鸣弰动,即开始进行各种仪式或巡视。

  2. 终南校猎游:“终南”是指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的终南山,“校猎”是古代帝王和贵族们为了娱乐或狩猎而举行的活动。这一句描绘了皇帝在终南山进行狩猎的情景,体现了皇家的休闲与娱乐活动之一。

  3. 追獾应适意:这里的“獾”是一种小型野兽,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皇帝追逐这种动物,显然是非常得心应手,也表明了他对于狩猎的喜爱和兴趣。

  4. 衔橛却忘忧:“衔橛”通常指打猎时用的工具,用于捕捉小动物。这句中的“忘忧”则表现了皇帝狩猎时的愉悦心情,忘却了所有烦恼。

  5. 日入黄云暮,风生碧草秋:描述了太阳落山后,天空被染成金黄色,云彩绚丽多彩,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风轻轻吹过碧绿的草地,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6. 从官无谏疏,老去忆韩休: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境况的感慨。韩休是唐代的一位贤臣,以直言进谏著称。此处可能隐喻皇帝身边没有能够直言不讳的大臣,而诗人对此感到无奈与怀念。

译文

朝会结束后,皇帝鸣响弰,开始了他的日常巡视;他在终南山狩猎,显得十分得意。追逐獾,似乎对他来说轻而易举,捕获后又忘记了所有的忧虑。太阳落山,晚霞映照在黄云之间;微风吹过,碧草地上的草木随风摇曳。宫廷中没有敢直谏的人,我老了,只能回忆那位勇于直言的韩休。

赏析

此诗描绘了唐代宗李隆基退朝后的一天活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的生活情趣。首句“朝罢鸣弰动,终南校猎游”,便设定了场景与时间。皇帝退朝后的活动包括鸣弰、狩猎等,这些都显示出其尊贵的身份和丰富的生活内容。第二联“追獾应适意,衔橛却忘忧”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在狩猎过程中的快乐和满足感。第三联“日入黄云暮,风生碧草秋”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末联“从官无谏疏,老去忆韩休”则透露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及对历史贤臣的怀念。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皇帝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皇权和权力游戏的批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历史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