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半灭愁无数,河畔清蟾凉印户。闲庭细草乱蛩鸣,似共离人分泣露。
玉楼遥隔湘江浦,黯黯离魂寻得去。秋钟夜半远随风,短梦惊回忘去路。
【赏析】
《玉楼春·夜坐》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作品。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词,抒发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上片描写室内环境,下片描写室外环境。全词以情贯之,情景相生,意境凄婉。
其一:一灯半灭愁无数,河畔清蟾凉印户。闲庭细草乱蛩鸣,似共离人分泣露。
其二:玉楼遥隔湘江浦,黯黯离魂寻得去。秋钟夜半远随风,短梦惊回忘去路。
注释:
⑴玉楼:用“玉”字形容楼阁的美称,此处指代女子的居室。
⑵“一灯”二句:写室内景象。“一灯”,指一盏孤灯,“半灭”说明灯已将燃尽,“愁无数”说明屋内有无数个愁绪。
⑶“河畔”二句:写户外景象。“河边”,指庭院的南边;“清蟾”,指明亮的月亮。
⑷“闲庭”二句:写院中景致。“闲庭”,庭院;“细草”,指青草长得很茂密;“乱蛩”(qióng),指蟋蟀。
⑸“玉楼”二句:借景抒情。“玉楼”即女子所居之高楼。“湘江浦”,指湘江边上的渡口,这里暗喻远方之地。“黯黯”,形容心情沉重的样子;“离魂”,比喻思妇的魂魄。
⑹“秋钟”二句:点出时间、地点。“秋钟”,指秋夜的寺庙钟声;“夜半”,泛指深夜。“短梦”,指梦中所见到的景象很短促。“忘去路”指醒来后便忘了归路。
鉴赏:
这首词通过写女子独守空闺,彻夜不眠的情景,抒写了自己被弃置的痛苦和相思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此词上片着重写室内的环境与女主人公的心情,下片则侧重写室外的环境,并借景抒情。
上片首句“一灯半灭愁无数”是说,室内只余下一盏昏黄的灯光摇曳在黑暗之中,室内充满了无尽的忧伤。接着写窗外之景:“河畔清蟾凉印户”,月色映照于窗,使室内显得更加幽冷;“闲庭细草乱蛩鸣”,庭院里,草丛中,蟋蟀叫声一片。这些都为女主人公增添了几分寂寞凄凉之感。
过片“玉楼遥隔湘江浦”,由室内转到室外,描绘出一幅远离故土、漂泊异乡的画面。“黯然离魂寻得去”一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故乡的思念,她仿佛已经踏上了前往家乡的路,却又因为某种原因而未能成功。“秋钟夜半远随风”,这句描绘了深夜里传来的钟声,以及这钟声随风飘散而去的情景。最后一句“短梦惊回忘去路”,表明女主人公虽然努力想要忘记这一切,但梦境中的钟声却让她回到了现实之中,无法再继续前行。
下片主要写室外的景象以及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玉楼遥隔湘江浦”,描绘了女主人公身处异地,与故乡相隔遥远的画面。“黯黯离魂寻得去”,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仿佛她已经找到了通往故乡的道路,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前行。“秋钟夜半远随风”,这句描绘了深夜里的钟声随着风传遍了整个村庄,也传到了女主人公的耳中。最后一句“短梦惊回忘去路”,表现了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仿佛她在梦中听到了钟声的响起,又重新找回了曾经走过的道路,但她最终还是无法摆脱这种痛苦和迷茫。整首词通过写女主人公的独处和相思之情,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这首词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追求和执着,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