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岁登高在此台,树笼秋色入深杯。
黄花只为形霜艳,红叶多因酬雁来。
寒水浅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
一番隹会增惆怅,是到重阳忆几回。
诗句: 此岁登高在此台,树笼秋色入深杯。黄花只为形霜艳,红叶多因酬雁来。寒水浅流如漱石,云山初暝似生苔。一番隹会增惆怅,是到重阳忆几回。
- 逐句翻译:
- “此岁登高在此台”:今年(指九日重阳节)登高的地方就是这里。
- “树笼秋色入深杯”:树叶被秋色笼罩,如同进入了一个深杯中。
- “黄花只为形霜艳”:黄色的菊花因为秋天的霜冻而更加鲜艳。
- “红叶多因酬雁来”:红色的落叶是因为秋天迁徙的大雁。
- “寒水浅流如漱石”:寒凉的水波轻轻拍打着石头。
- “云山初暝似生苔”:云雾缭绕的山峰刚刚被夜色覆盖,上面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 “一番隹会增惆怅”:这番聚会增加了我的惆怅之情。
- “是到重阳忆几回”:这次重阳节我回想起了多少次。
- 注释解释:
- 登高台:指的是在高处观赏秋天的景色。
- 树笼秋色:形容树木和秋天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黄花:指的是菊花。
- 红叶:指树上的红色叶子。
- 寒水:冷清的河水。
- 漱石:水流轻轻拍打着石头。
- 云山:指天空中的山峦。
- 初暝:天色刚开始变暗。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色彩、声音、光影等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此外,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音韵和谐、意象优美、意境深远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