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陈农去,遥临析木墟。
山川游幸后,文献乱离余。
备极传闻异,归从直笔书。
百年殷监在,尽献玉阶除。

【注释】

吕君采:名不详。吕,复姓。元史:指元朝的历史。北平:今北京市。又见陈农去:指又送别一位名叫陈农的友人。遥临析木墟:析木在今河北昌黎县东北,古代为燕国的南界,这里代指燕地。

山川:指燕山山脉一带。游幸:皇帝或王公贵族到外地巡视、游乐。后:指最后。文献:历史记载。乱离余:指战乱之后留下的残骸。备极传闻异:传说极为奇特。归从直笔书:回到家乡后,就根据亲眼所见写成了直笔之书。殷监:殷墟,商朝都城遗址。玉阶除:指台阶。玉阶是台阶的美称。

【赏析】

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百八十八个字。

第一句“又见陈农去”点题,说明此诗是诗人送别好友吕君采的作品。陈农,即陈友谅,元末明初人,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曾据有湖北和江西的大部分地区。这首诗可能是写于作者随军北伐的时候。

第二句“遥临析木墟”,描写送行地点。析木是地名,在今河北昌黎县东北。燕国南界的析木,这里代指燕地。

第三句“山川游幸后”。游幸,指帝王或贵戚出游。后,指最后。这句是说,诗人随军北伐到达燕地以后,看到山川景色,心情很是愉悦。这一句与首句照应,说明诗人是在送别朋友之后来到这里的。

第四句“文献乱离余”。文献,指书籍、典籍等文化遗物;乱离,指战乱。这句意思是说,经过战乱之后,这些文化遗物都散失得差不多了。这一句与首句照应,说明诗人是在送别朋友之前来到的。

第五句“备极传闻异”,意思是说,诗人所听到关于这个地方的各种传闻,都非常奇特,没有见过的。这一句与第三句照应,说明诗人在这里所见所闻,都是一些传说中的事情。

第六句“归从直笔书”。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的一切都可以用史书来记载。直笔,即直书其事,不加修饰地记录。这句意思是说,诗人回到家乡,就根据亲眼所见写成了直笔之书,也就是后来的《元史》中关于燕地的记载。

尾句“百年殷监在,尽献玉阶除。”殷监,指殷墟。商朝灭亡时,殷墟里埋藏了大量的文物典籍。玉阶,指台阶。这句意思是说,这些珍贵的文物都在台阶之下,供后人参观研究。这一句与开头的首句呼应,表示诗人对燕地历史文化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