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角声呜咽,天边斗柄横斜。酒醒风惊帘幕,漏残月在梅花。
三台 · 词
楼上角声呜咽,天边斗柄横斜。酒醒风惊帘幕,漏残月在梅花。
注释:楼上响起了凄凉的角声,天空中的北斗星指向了西方。酒醒之后,风吹动了帘幕,漏壶里的水已经滴尽,而月光依旧洒在梅花上。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又充满哀愁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楼上角声呜咽,天边斗柄横斜。酒醒风惊帘幕,漏残月在梅花。
三台 · 词
楼上角声呜咽,天边斗柄横斜。酒醒风惊帘幕,漏残月在梅花。
注释:楼上响起了凄凉的角声,天空中的北斗星指向了西方。酒醒之后,风吹动了帘幕,漏壶里的水已经滴尽,而月光依旧洒在梅花上。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又充满哀愁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闻说芳洲上,春来生意多。”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后,芳洲(可能指某个特定的美丽水域或园林)的生机勃勃。"闻说"表明这是通过他人的叙述得知的情况。"春来"意味着随着春季的来临,植物开始生长,显示出旺盛的气息。“生意多”强调了春天给这个区域带来的生命力和繁荣。 2. 译文与注释: - “听说芳洲上,春天来了,这里生机盎然。” - “芳洲”
注释: 1. 何处难忘酒,芭蕉夜雨时。 译文:在何处才能忘怀酒呢?只有在这芭蕉夜雨之时。 2. 垆烟残翠袅,漏水涩铜池。 译文:炉中的余烟缭绕,青翠的烟雾袅袅升起;水银壶里的水滴滴答答,流过铜制的小池子。 3. 窗下抛书倦,樽前得句迟。 译文:我放下书懒得去窗下,只能在樽前吟诗,却迟迟不得佳句。 4. 此时无一盏,灯影独离离。 译文:此刻没有一盏灯,只有灯影独自闪烁着。 赏析:
【注释】: 海东头:海的东面,指隐士隐居之地。海东,即海边。 公孙生好饮:公孙姓人喜欢喝酒。 子产(chǎn)多忧:郑国的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大臣。他执政时,为政勤于政事,关心人民疾苦,但因对郑国内乱不能及时制止而忧心忡忡,因此被后世称“子产多忧愁”。 扫石频题句:经常在石头上刻诗作画。 看山独倚楼:独自登上高楼远望青山。 遥知相忆处:远远地知道对方思念我的地方。相忆,相互思念。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同是侍经围,三年语笑违。 - 注释: “侍经围”可能是指古代学者在宫廷中侍奉帝王、讨论经书的场景。“三年”指的是三年的时间,期间虽然共同工作但彼此间话语较少,缺乏交流,显得有些疏远。 - 译文: 我们曾经一同在宫廷中侍奉帝王,共同研究讨论经书,但过去几年我们彼此间的话语越来越少,关系也变得疏远。 2. 病来归梦数,老去故人稀。 - 注释: “病来”意味着身体有疾病
【注释】 1. 分携:离别。2. 明画船:指夕阳映照着的船上,像绘画一样。3. 天末:天的尽头。4. 承家赖汝贤:托付给家庭,依靠你(我)的贤良。5. 阿咸传:指《汉书·终军传》中说:“陆贾曰:‘……使后世得闻先生之言者,皆以无忘天下之至心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6. 步兵诗人:指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字子建,善作诗。7. 喜有阿咸传:意思是说,能继承父亲的遗志,把诗歌传给子孙。
【解析】 题干中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对古诗文的理解、背诵能力。 本诗前两句写自己与故人相隔千里,但彼此情意深长,故人在海上,而我居在幽居,花竹环绕,十分惬意。后两句写朋友来访,主人殷勤相待。客人离去,主人又因酒力不支而醉倒如泥。最后两句点明书多得连屋都装不下了,但书签上却总懒得写下自己的读书体会。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
注释: 何处难忘酒,故人天一隅。 昨天夜里我被噩梦吓醒,今天早晨又喜获佳音。 楚水孤烟外,吴霜落木初。 此刻无一盏美酒,怎能解我心中的愁苦?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的诗。诗人在梦中惊惧地发现,昨夜与朋友饮酒作乐,今早醒来却只收到了一封书信,心中无比惆怅。他想起了楚水和吴霜,那遥远的故乡,那孤烟冷月的景象,不禁让人心如刀绞。他多么想再与友人举杯畅饮,共话桑麻,然而此时却只能独酌无朋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五 石屋晴澜。 幽居邻石屋,碧水涨晴澜。【注释】石屋:指隐士隐居之地,这里借指作者的住所或住处。邻:临近。碧水:清澈见底的湖水。涨:水满,溢出,泛指水势盛大。晴澜:晴朗时的波浪。这句意思是说,诗人住在靠近石屋的地方,看到碧绿的清波在晴天中涌动。 净蹙縠纹细,清同练影寒。【注释】縠纹:绉褶纹样。同:相同,一样。练:白色的丝织品。这句意思是说,湖面的皱褶纹样十分清楚
胡学士山居八咏 其二 竹坞云林 修竹藏深坞,白云生远林。 雨晴添暖翠,月澹度秋阴。 野老频携客,幽人独鼓琴。 何时来扫石,相对一开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胡学士山居的生活和环境。首句“修竹藏深坞”写竹林掩映在深深的谷坞之中;第二句“白云生远林”写远处的树林中飘浮着洁白的白云。第三句“雨晴添暖翠”,描述雨后晴朗时增添的绿色生机;第四句“月澹度秋阴”,描写月光淡雅,照亮了秋天的阴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以及诗人思想情感。本题中“扁舟”即小船。首联写自己乘船游览鉴湖的情景;颔联描写画中的景色;颈联描写游船在湖面上行驶的景象;尾联抒发了作者晚年依然豪放不羁的情感。 【答案】 译文:我过去听说镜湖很美,今天却要看它的画面(图)。百里晴空映衬着镜湖的美,无数峰峦秀丽地簇拥着镜湖。荷花盛开,明月高照
【注释】 三台:地名,在今陕西周至县西。 泥垣(wéi)白板扉:指简陋的土墙和用泥涂了白的木门。 社: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牛马:牲畜;入秋肥:到了秋天,牛马长得肥壮。 漠漠:形容田畴广阔。阴阴:指林木茂密。 此乡:此处。 风景异:景色不同。 塞尘飞:指边塞上的尘土飞扬。 【赏析】 《三台道上》,写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想,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首联“稻草高于屋,泥垣白板扉”描写了农村的简朴生活
【诗句释义】 峰峦南北途千曲,天半乱霞烘马足。 峰峦南北,道路曲折迂回;天空一半,乱霞映照在马的脚上。 山程九十到未迟,觅得山村最西屋。 山路蜿蜒曲折九百里,还未到目的地,就找到了最西边的小屋。 绿莎窗开波影摇,酒渴我尚餐山桃。 推开窗户,看到绿草丛中的水波荡漾,我口渴了,还喝着山里的桃子酒。 夜阑残月仅一线,紫燕白鸽争归巢。 夜晚已深,月亮只剩下一丝光线,而紫燕和白鸽争先恐后地飞回巢穴。
【注释】 正东风:东风劲吹。芳草尽绿:春草已绿。戟辕:用戟作辕的车辆,泛指车。晓鸣笳鼓:拂晓时吹奏笳鼓。导:领路。碧幢:绿色的幢子,这里指军装。络绎:连续不断。会华林:聚集在华林苑。大旗卷灵龙雕虎:旌旗上画着龙和虎。行都建:京城建立新政权。政事:朝廷政务。中书主:主管中书省事务。双参开府:双辅开府任丞相。据横榻:坐卧在横床上。花簇金狨:装饰华丽的金狨坐垫。试关中、健儿材武
【注释】令晓起:在清晨。盆荷:盆栽荷花。芰(ji,同“叶”):荷花的别称。几柄:几株。承来:承接、承受。仙露珠明:像仙女洒下的露珠一样晶莹明亮。泻:倾泻、倾倒。上衣襟:指衣服上流下的水。清绝:十分清澈。小学:学步。 【赏析】 《三台·令晓起观盆荷作》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词中描写了作者于晨曦初现之时来到盆荷前,观赏荷花时所见到的景象和内心感受。全词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盆荷盛开
【诗词正文】 三台 · 令 春水,春水,流尽一年花泪。绿阴明日池塘,可待重来断肠。 肠断,肠断,残月茜窗人澹。 【注释】 三台令:词牌名。又名“碧玉箫”、“秋色伊”、“秋色伊慢”、“秋色伊阳关”等。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两仄韵,下片一平韵。此为双调,上下片每句六字。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词。 上片起句“春水,春水,流尽一年花泪。”以景托情,春水之流尽,喻人之离别愁绪。“流尽”二字
【注释】 三台令:词牌名。又名“醉花阴”、“锦缠道”等。单调四十四字,上片两仄韵,下片一叠韵。此调有双叠、三叠两种体式。 春雨:春天的雨水。 红楼:泛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落花:比喻飘落的花瓣。 【译文】 春雨,滴到无声更苦;酒醒之后,送别舟前飘落的花瓣。 花落还和去年一样轻薄,没有新意。 【赏析】 这首《三台·令》写的是春雨中的离别情景。首句写春雨,第二句写春雨中的离别,末了又以“花落”收结全篇
【注释】: 三台令: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平韵。 休矣:不要了,算了。 时世不消说起:不用多说,时代已经改变了。 湘:指湖南。 亡路:灭亡之路。 丘墓:坟墓。 赏析: 《三台·令》是宋代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作。此词抒发作者对南宋国势衰微的悲愤之情,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 “三台令”为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上阕四平韵,下阕四仄韵。 “休矣休矣时世不消说起”
【注释】 三台 · 用琅琊氏事,赠王阮亭三十初度,戏用辛稼轩送玉山陆令体:用陆游《送玉山陆提刑》诗原韵。辛词中以“玉山”喻陆游。 长安:指长安城中,也代指朝廷。 毗昙:即般若多罗,梵语的音译,佛教术语,指般若经,也就是《金刚经》。这里指佛教经典。 僧弥:即鸠摩罗什,南朝高僧、佛学家、翻译家。 法护:即佛陀难陀,唐代著名僧人、翻译家、佛学大师。 萧寺:指长安城西的寺院(今陕西省西安大慈恩寺)。
三台·令赋丽 苏样青衫淡紫,宫妆小袖微红。郎住温柔乡里,妾住娉婷市中。 译文: 苏样的青衫是淡紫色的,她的宫妆小袖却泛着微微的红色。他的住处是在温柔之乡,我的住处却在风姿绰约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三台令”为题,通过描述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生活场景。首句描绘了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其中“苏样”代指男子,而“宫妆”则暗示女子的身份地位
夏日山城闲逸,中春橘橙香浮。 一叶舟中载满欢笑,帆影摇曳如梦初游。 万顷湖面镜般平静,千峰列嶂如锦绣绕。 处处可见文人雅士,家家雾气环绕如仙境。 宅有鸱彝少伯,巷传甪里先生。 山果色泽可摘,湖鱼鲜活烹制。 幽居山林屋下,高居仙峰之巅。 揽胜石公石姆,探奇大龙小龙。 锦泛千层桃浪,光摇万树梨花。 树树红似白雪,层层碧映朱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夏日山城景色
“坐稳锦茵重迭,醉来乌帽欹斜。谁遣青娥斗月,自怜银海生花。” 是一首三台词牌名的作品。此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春夜图景。下面对这首词进行逐句释义: 1. 坐稳锦茵重迭:形容人或物安稳地放置在锦缎般的垫子上,层层叠叠的样子。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夜晚的某个安静场所,舒适地坐着,周围环境显得格外温馨与安宁。 2. 醉来乌帽欹斜:描述一个人喝醉后头戴着黑色帽子
诗句如下: 一阵霜风乍起,半窗月影初斜。 宝匣烧残香篆,银釭落尽灯花。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注释 1. 霜风乍起:形容秋风来得突然而强烈,给人一种冷冽之感。 2. 半窗月影初斜:描绘了月亮在窗户上投下的影子开始变得不完整,暗示着夜晚将至,寒意渐浓。 3. 宝匣烧残香篆:指古时用以焚烧的香炉中余烬尚存,香烟袅袅上升,形成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 4. 银釭落尽灯花
【注释】 泥滑:路滑。间关:形容车声抑扬有致。低飞:声音低沉而哀怨。行人远归:指行人在日暮之时归家。山头日晚:指傍晚天色将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词。上片写路上的景色和声音,下片写诗人的感慨。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景交融,富有民歌风味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古诗。首联写雁阵南飞,天气阴沉,朔风劲吹,天阴云密,秋雨绵绵,霜冷气肃;颔联写大雁南飞时,衔芦草,惜别同伴,出塞时更显高翔远翥,意在说明大雁不畏严寒,不怕艰险,敢于长途跋涉,直向南方。颈联写大雁飞行的路线,“迢递”两字形象地写出了烟波浩渺,云雾缭绕,行路遥远,行程艰难。尾联写大雁结队飞行,排成队列,渡过长江入湘水,历历鸣叫,依依影随太阳,表现了大雁的团结友爱,相互照顾
诗句解读 1 秋高碧树凋梧叶,夜静银床悬辘轳。——秋天的夜晚,碧绿的树上已经落下了叶子,而夜晚的宁静中,银色的床悬挂着辘轳,显得格外醒目。 - 秋高:指秋日的夜空高远、清澈。 - 碧树:树木的颜色为深绿色。 - 凋梧叶:梧桐树叶因秋风吹落。 - 夜静:形容深夜时的安静氛围。 - 银床:指装饰有银饰的床。 - 悬辘轳:挂有轮子的工具用来汲水或吊物。 2. 美人堂前看明月,哑哑枝上啼寒乌
注释:银河高高地横贯碧落,夜静微风吹动寥廓。树上露水正滴落,乌鸦正在栖息;我空怀明月却关在深闺。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和天空,银河横亘天际,寂静的夜晚里秋风拂动着空旷的原野和树梢,树上的露水正缓缓落下,一群乌鸦在树林中栖息,而自己却独守幽闭的深闺。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宁静清远,富有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