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路缘溪不知远,忽然身已入峰腰。
深山怪石如怀宝,暗谷悬泉讶听潮。
僧比封君千顷竹,人稀农亩万家樵。
远公不厌疏狂客,试结茅庐共寂寥。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径路缘溪不知远,忽然身已入峰腰。
注释:
- 径路: 小道或小路。
- 缘溪: 沿着小溪走。
- 不知远: 不知不觉地走了很远。
- 忽然: 突然之间。
- 身已入峰腰: 身体已经进入了山峰的腰部。
- 深山怪石如怀宝,暗谷悬泉讶听潮。
- 注释:
- 怪石: 奇特的石头。
- 如怀宝: 好像抱着宝物一样珍贵。
- 悬泉: 挂在高高的岩石上的泉水。
- 讶听潮: 惊讶于听水声像是海浪的声音。
- 僧比封君千顷竹,人稀农亩万家樵。
注释:
- 僧: 指寺庙里的和尚。
- 封君千顷竹: 形容竹林茂密,有千顷之大。
- 人稀农亩: 农村里的人不多,农田荒芜。
- 万家樵: 形容山区有许多人家依靠砍柴为生。
- 远公不厌疏狂客,试结茅庐共寂寥。
注释:
- 远公: 指的是佛教大师慧远,常住在庐山的寺庙中。
- 疏狂客: 性格豪放不羁的人。
- 试结茅庐: 试着搭建一个简陋的茅草屋。
- 共寂寥: 一起享受宁静的夜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历宜兴海会寺的诗,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幅山水画卷。首联写在山间小路上行走,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进入了一个深山之中;颔联则描绘了山上奇异的岩石和流水的声响;颈联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简朴无华的赞美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尾联则以“疏狂”之客和“寂寞”的山林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展示了其豁达的胸襟和超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