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西弄,纤手曾携送。花影下,相珍重。玉鞭红锦袖,宝马青丝鞚。人去后,箫声永断秦楼凤。
菡萏双灯捧,翡翠香云拥。金缕枕,今谁共。醉中过白日,望里悲青冢。休恨也,黄莺啼破前春梦。
【注释】
章台:古地名,汉长安城有章门街,是当时繁华之地,故有此名。西弄:指妓院。纤手曾携送:指当年与词人相爱的那位女子曾经亲手为他送过行。相珍重:指二人相互珍重。玉鞭:指马鞭,也泛指骏马。红锦袖:形容骏马的红色马毛。宝马:指骏马。青丝鞚:青色丝带束在马头上,指骏马。凤:这里指歌妓。人去后:指歌女离去,不再回来。箫声永断:指箫声断绝了。秦楼凤:指妓女。菡萏:荷花。双灯:指一对红纱灯笼。翡翠香云拥:形容歌妓身佩的香囊上绘着翡翠鸟和云朵。金缕枕:用金线编成的枕头。今谁共:现在还有谁能与自己共度良宵呢?今:指如今。黄莺啼破前春梦:黄莺儿的叫声把前一年春天的梦叫醒了。黄莺:一种鸟。前春梦:指去年春天的梦境。
赏析一
此词为《千秋岁》慢词的上片,词中写与歌妓别离之情。
“章台西弄”三句,写别时情景。词人从自己的感受落笔,说那一次分别,是在歌妓的精心安排下,乘着马车来到她家门口的。“纤手曾携送”,点明是歌女送行,又以“曾”字见情意之深挚。“花影下”,是说车子经过花丛,映衬着车影,更显得格外动人。“相珍重”,是说分手之时,两人都感到难舍难分的心情,彼此互相珍重。
“玉鞭红锦袖,宝马青丝鞚”两句,写离别时的场面。“玉鞭”、“红锦”,都是形容男子服饰的,“宝马青丝”,指所骑之马。“人去后”二句,写别后的凄凉之感。“箫声永断秦楼凤”,意思是说自从分别后,再也听不到箫声,再也没有看见过歌妓的身影。这一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表达了词人对歌女的怀念之情。“望里悲青冢”,意思是望着远方,不禁悲从中来,想起歌女葬身于青草堆中的情景。“青冢”是指墓穴。这里化用李陵墓的故事,表示对歌女的哀悼。
“休恨也,黄莺啼破前春梦”两句,是说不要悲伤啊,黄莺的叫声会把我们过去美好的回忆叫醒的。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将黄莺的啼鸣与自己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和思念。
【译文】
我曾在章台西边的小路上和姑娘们约会,她们的手曾经为我牵送。我在花影下相约珍重,玉鞭挥舞着红色的锦袖,骏马驰骋在青色丝带的缰绳上。人离去后,箫声断绝了秦楼里的欢娱;我站在荷塘边捧起双红灯,翠色的扇子拥着芳香的香气云。如今只有金丝枕陪伴着我,可是又有哪个能与我共度良宵呢?醉梦中度过白日,望中只看到悲凉的坟墓。不要再怨恨了,黄莺啼叫着会打破我过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