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天上之星坠为石,又不闻地中有雷生霹雳。
星有光芒犹可避,雷无定所谁能测。杀人岂必干与戈,尺地寸天皆局蹐。
重城高寝自谓安,中夜思之眠岂得。何能变化为蟭螟,飞入睫中人不识。

【注释】

君:君子,此处指诗人。不见:不看见。天上之星坠为石,又不闻地中有雷生霹雳。星有光芒犹可避,雷无定所谁能测。杀人岂必干与戈,尺地寸天皆局蹐(jī)。重城高寝自谓安,中夜思之眠岂得。何能变化为蟭螟,飞入睫中人不识。

【译文】

看不见天上的星星坠落变成了石头,也听不见地下有雷声轰隆一声炸开。星星虽然发亮但还有光芒可供躲避,而雷声却无法预测其位置和方向。杀人的事情不一定非得使用刀枪啊,小小的一片地方也能令人感到恐惧。重重的城墙和高大的宫殿自己认为很安全,但是到了半夜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觉。哪能像小虫那样变化成蟭螟钻进睫毛里面让人看不见呢?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借写人间险恶,暗喻世态炎凉。诗的前四句,用“君不见”、“又不闻”等句式,从天上、地下两方面着笔,以天上星辰坠落和地下雷霆轰鸣作比,写出了人间险恶的现实。诗人在《行路难》一诗里,运用比喻手法,把世间险恶比作天上的星陨地中的雷鸣。前四句,诗人从两个角度对现实进行了概括。

“星有光芒犹可避,雷无定所谁能测。”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句。诗人以天上星陨地上雷鸣为喻,说明世上的险恶,并不是可以逃避的,而是无法预测的。这两句话道破了世间险恶的实质,揭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和感受。

“杀人岂必干与戈,尺地寸天皆局蹐。”此二句承上启下,由星陨雷鸣过渡到人间险恶,指出杀人之事并非一定需要刀兵相向,即使没有刀兵相向,人们也会生活在忧虑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和担忧。

“重城高寝自谓安,中夜思之眠岂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身居高位、深宫大院的人自以为安全无忧,但到了半夜却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统治阶层的骄横奢侈和腐朽堕落,以及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恐惧。

“何能变化为蟭螟,飞入睫中人不识。”这两句是诗人的直接抒情。诗人借用小虫蟭螟的变化,暗喻那些心怀险恶、图谋不轨之徒,他们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最终会自取灭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邪恶势力的蔑视和憎恶之情。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题,借写人间险恶,暗喻世态炎凉。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世间险恶比作天上星陨、地下雷鸣,并进一步指出杀人之事并非一定需要刀兵相向,即使没有刀兵相向,人们也会生活在忧虑之中。同时,诗人还揭示了当时统治阶层的骄横奢侈和腐朽堕落,以及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恐惧。最后,诗人借用小虫蟭螟的变化,暗喻那些心怀险恶、图谋不轨之徒,他们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最终会自取灭亡。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